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4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一天,秦孝公召集商鞅等大臣讨论富国强兵之策

材料二: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帝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商鞅为秦孝公提出的与富国强兵有直接关系的变法措施主要有哪两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商鞅变法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作用?

(3)依据材料三请说出孝文帝“迁都”的有哪些历史作用。

16-17七年级下·广东东莞·开学考试
知识点: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鞅强秦】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
【魏晋融合】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迁都”的作用。
【近代探索】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3.请举出戊戌变法中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
4.材料三中“变官制”指什么?
【今日成就】

材料四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的成就与国家实行的哪些政策有关?
6.围绕上述材料题,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