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91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观点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被西方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而习近平曾在《世界邮报》专访中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


英国法国美国德国
1840年45201112
1870年32102313
1913年1453616

材料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材料三: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它确实使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一位西方当代史学家

材料四:

请回答:

(1)认真阅读材料一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中德国“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与英法等国激烈争夺殖民地,最终引发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独特实验是什么?面对经济一团糟的状况,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它“新”在哪里?美苏两国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对20世纪40年代上半期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二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年代欧洲联合的标志,并分析欧洲联合的影响。

(5)你认为漫画四所反映的事件对欧洲一体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6)通过探究以上问题并结合当今世界形势,你认为当今世界各国应该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17-18九年级上·江苏盐城·阶段练习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一战的影响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欧盟的诞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观,点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被西方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昔底德陷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得到印证的史实。面对“萧条、危机”,为了“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德国和日本是怎样寻求解决的?

材料二: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他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2)“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的“两大集团”的对峙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美国《赫芬顿邮报》子报《世界邮报》创刊号于2021年1月22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发布,创刊号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日木等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反驳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摘自香港《文汇报》


(3)材料三中习近平主席说:“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请运用中国史的有关知识,加以说明。
(4)结合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崛起的中国应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请你提几点良策。

世界历史上,大国关系不断变化、调整,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观点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被西方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他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四 美国《赫芬顿邮报》子报《世界邮报》创刊号于1月22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发布,创刊号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日本等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反驳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摘自香港《文汇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昔底德陷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得到印证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面对“萧条、危机”,为了“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德国和日本做了些什么?而美国又是如何应对的?

(3)材料三的“两大集团”是指哪两个集团?美苏两国的对峙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中习近平主席说:“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请运用中国史的有关知识,加以说明。

(5)结合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崛起的中国应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请你提几点良策?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观点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被西方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

——《大国崛起》解说词

(1)结合所学说出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日不落帝国”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2) 应如何理解材料中“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这句话?

材料三   1928年,苏联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西方的经济危机,恰恰成了苏联大国崛起的良机。

(3)美国应对经济危机时所采取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四   


(4)请写出图片中欧盟成立的时间。你认为漫画中所反映的事件对欧洲一体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5)通过探究以上问题并结合当今世界形势,你认为当今世界各国应该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