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材料三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备注:庚子是指1900)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3)材料三,瓦德西在哪一事件中来到中国?他的话反映了列强对哪里的抢劫?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7-18八年级上·江西赣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上了耻辱的印记。”


(2)材料二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材料三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

(3)瓦德西在哪一事件中来到中国?他的话反映了列强的什么本质?

(4)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5)根据材料四,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每年需要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材料三: 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在帝国主义正在形成的19世纪末,这件大事成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信号

材料四:“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失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比极重大无疑.”

——《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备注:庚子是指1900)


(1) 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3) 材料三中“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依据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这个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4)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迫害,19世纪末掀一场以农民阶级为代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什么?中国近代史还有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是什么?
(5) 材料四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