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1
科技发展促进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1891年,白宫装上电灯时,哈里森总统一家因担心触电而不敢触摸开关,芝加哥也曾因电线绝缘较差引起过几次火警。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不仅因为工业产品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还因为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

                                                    ——摘编自[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

材料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建设科技强国》


请回答:
(1)材料中“欧洲生产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根据上面的四幅图片指出蒸汽机带来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电灯的发明者是谁?
(3)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领域的标志性发明分别是什么?
(4)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迪?
17-18九年级上·江苏镇江·期中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现和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图4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4中纺织业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器的广泛使用”得益于什么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良?

材料二   1891年,白宫装上电灯时,哈里森总统一家因担心触电而不敢触摸开关,芝加青也曾因电线绝缘较差引起过几次火警。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不仅因为工业产品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还因为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

——摘编自【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电灯的发明者是谁?

材料三   2015年8月11日,生活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们首次品尝了他们在太空种植出来的生菜。科学家们把这一舌尖上的味道,看作是载人飞船前往火星迈出的重要一步。

——华龙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体现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材料四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中涌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材料二1891年,白宫装上电灯时,哈里森总统一家因担心触电而不敢触摸开关,芝加哥也曾因电线绝缘较差引起过几次火警。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不仅因为工业产品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还因为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

——摘编自[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

材料三1960年,日本政府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计划实施中,通过积极采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到1970年,日本人均个人收入年增长率实现了翻番。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消费比重加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纺织业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机器的广泛使用”得益于谁和他的什么成就?

(2)根据材料二,“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电灯的发明者是谁?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电脑”与计算机网络连接成国际互联网,从而推动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4)结合以上材料,概括科技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