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65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对于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看法有何不同?
(2)对此,你有何认识?
17-18八年级·四川资阳·期中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大总统誓词          ②武昌起义军胸章       ③《民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是小明在研究辛亥革命历史时搜集到的几张图片。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________。

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2)孙中山对材料二的内容作了怎样的阐发?这一纲领的制定有何意义?

材料三   


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

清帝溥仪退位的诏书

孙中山主持召开第一次国务会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材料四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五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4)对于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四和材料五的看法有何不同?对此,你有何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