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68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材料一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都渴望从东方获取黄金、白银和贵重商品。而这时,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贸易受阻,西欧人开始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新航路的开辟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雏形开始出现。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1998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已从最初的76个增加到132个,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加入了该组织……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麦当劳化”、“好莱坞化”、。迪斯尼化”、“商业连锁”等风行世界。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困扰欧洲的难民危机和财政危机使英国人为自保而决定退出欧盟;美国总统特朗普竞选时为争取选民支持提出“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口号,一时间使“逆全球化”言论甚嚣尘上,经济全球化的前景令人堪忧。
——培漏自《人民日报》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材料四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穿越千年、绵延万里的古老丝路因习近平主席的倡议而重返全球视野。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2017年5月14日——15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多人参会,达成多项共识,成果丰硕。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16日
(3)我国现在推行的“一带一路”建设有何意义?
2017·湖南郴州·中考真题
知识点:探寻新航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世贸组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改革创新、发展经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

材料一:“在战争(1918-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29年下降40%以上。国际贸易额下降60%以上,大批银行倒闭,整个信贷制度濒于崩溃。3000多万工人失业,几百万小农破产。

——岳麓版《世界历史》九下

材料三: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

材料四:“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五:2013,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穿越千年、绵延万里的古老丝路因习近平主席的倡议而重返全球视野。2019425~27日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包括37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白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位外宾出席,达成多项共识,成果丰硕。

——《人民日报》


(1)材料一是对苏俄哪次改革的评价?结合材料说明它有何特点?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最先爆发于哪一国家?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新的政策”是指什么?它在本质上新在哪里?
(4)材料四反映了西欧各国想要走什么道路?为了增强自身力量、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各国于1967年成立了什么组织?
(5)“一带一路”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你认为在这种趋势下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近代以来,世界不断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都渴望从东方获取黄金、白银和贵重商品。而这时,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贸易受阻,西欧人开始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雏形开始出现。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加上来自非洲的和亚洲的一些物种组成。

材料四:近500年来,近现代世界历史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转变始于15世纪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崛起……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3)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是谁?依据材料三概括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历史事件。
当今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要合作还是要对抗,要和平还是要冲突,要共赢还是要独霸,这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大国之大不在于体量大、块头大,拳头大,而在于胸襟大、格局大,担当大”。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国务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道:“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必须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并把激进势力排挤出政府。”二战后,美国以马歇尔计划复兴西欧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二:1948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的复兴欧洲经济的方案规定: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的美国货,撤销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保障美国人的投资自由。这虽然使西欧各国感到受制于美国,但在当时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和保护,然而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联合,这种离心力将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好矛盾的加强。

材料三: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穿越千年,绵延万里的古老丝路因习近平主席的倡议而重返全球视野,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2017年5月14日-15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多人参会,达成多项共识,成果丰硕。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16日

材料四:1980年,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开始,逐渐走向全方位的开放,外资企业纷纷落户中国,中国企业也纷纷走向世界。吉利集团立足本土,自创汽车品牌:2004年,吉利在香港上市;21世纪初,通过一系列跨国收购掌握了汽车核心技术;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多家工厂,整车出口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248万辆,同比增长63%。

材料五: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问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谈到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追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他指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摘编自李慧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审视“家国情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国务卿宣称的马歌尔计划实施的主要目的。
(2)二战后面对十分残破衰弱的欧洲,美国支持其复兴。从材料二可看出,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包含哪些有利于美国自己的利益?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3)根据材料三,请你概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价值。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一带一路”适应了当今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一带一路”体现了新中国建国初期哪一外交原则的精神?
(5)材料五所示内容说明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拒绝战争的共同期望。根据材料并结合实际说说我国为此作出的大国担当。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