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易0.85 引用2 组卷10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40 年以来,在东亚大陆繁衍生息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开始面临西方入侵这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直接导致了两大历史后果,一是在坚船利炮的威胁和凌辱下,中国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二是在“睁眼看世界”的震惊与觉醒中,传统中国开始发生“新文明裂变”。

——《任仲平: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


材料二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与一衣带水的日本都兴起了一场维新运动。它们都是一场以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欲使国家走向世界,实现工业近代化,以发展经济、求富求强的变革运动。所不同的是,经过这场变革运动,日本从一个封建的农业国初步变成一个近代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国,而中国却没能使经济走向近代化,没能使这古老的中华民族起飞。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材料三   他(康有为)的激进改革是一次挽救清王朝的勇敢尝试,但它也标志了与19世纪60 年代自强运动开始的渐进变革总趋势的突然断裂。变法明显的远远超越了它的时代。鉴于王朝全面的衰落和老化,人们怀疑,即使变革得以全面实施的话,康的计划是否能挽救得了它。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

(1)材料一中“中国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有哪些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日近代改革的异同,并简述原因。
(3)材料三中的“激进改革”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康的计划”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示意图反映了哪些变化趋势?归纳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近代化探索与民族独立的关系。
2017·河南·一模
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戊戌变法的经过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探索史、救亡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日本都兴起了一场变革运动。所不同的是,经过这场变革运动,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逐步变成一个近代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国,而中国的地主阶级却没能使中国经济得到改观,没能使这古老的中华民族起飞。


(1)根据材料一,请写出中国地主阶级实施的变革运动的名称。中国的地主阶级虽然“没能使中国经济得到改观”,但对当时的中国仍有着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是对哪一场运动的评价?“新学家们”的政治理想是什么?“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具体指什么?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3)材料三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道闪电”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
(4)中国人面临近代的种种磨难,寻求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些近代化的探索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5)读完这四则材料,你心中有怎样的体会?
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复兴,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最后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此时,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能拯救中国。一部分进步人士倡导效法彼得大帝与明治天皇,进行体制重组;另一部分则主张革命,以中华民族代替清王朝。在战后中国,政治运动主要由这两股潮流构成。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和近代化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摘编自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三   “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任保秋《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材料四   周恩来总理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再加上一前一后两个“天安门”之间的一些反帝反封建的画卷,便构成了一部绚丽恢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五四运动                                                                                                 图二南昌起义

                       图三卢沟桥事变                                                                                       图四开国大典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何理解“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材料中的“一部分进步人士倡导效法彼得大帝与明治天皇,进行体制重组”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的共同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机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探索“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具体实践有哪些?
(4)请结合四幅图片,为其确定一个主题。
(5)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