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3
在俄国(苏联)的历史发展中,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曾经影响着这个国家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列宁在革命胜利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


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社会主义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殊许可权合同正式签署,23岁的美国青年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材料三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斯大林

材料四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他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经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大规模推广“玉米运动”,并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量方面赶超美国。然而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材料五 “我还对我国人民失去一个大国的国籍感到不安,它会给所有的人带来十分沉重的后果。”

——戈尔巴乔夫


请回答:
(1)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在这番话后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写一个)
(2)材料二中列宁提到的著名公式里的苏维埃政权是通过什么事件建立起来的?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美国人哈默的投资经商与苏俄哪一政策有关?该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3)材料三中斯大林的这一号召是为了抵抗哪一法西斯国家的入侵?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他的改革在当时首次冲击了哪一模式?据材料归纳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材料五中所提到的“失去一个大国的国籍”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这些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017·江苏镇江·二模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改革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斯大林格勒、中途岛、阿拉曼战役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体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1)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从上面解放”的做法,史称什么?为什么说这一事件是俄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了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2)根据所学知识,举出材料二中日本人“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为两条具体措施。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日本民族的学习特点。

材料四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哪个政策为哈默在苏俄的投资经商提供了有利条件?

材料五   美国的创新在于:……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拯教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4)材料五中“美国的创新”反映了美国政府通过什么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材料四、五反映了不同政治体制下处理危机的不同方式,但它们又有很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试找出其中的一个相似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

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这个阶级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受压迫的,如今却到处都在走向新的生活,去战胜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使人类摆脱资本的桎梏和帝国主义战争。

——摘编自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1)简要概括材料一图片事件的结果。根据材料一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
1928年425.1355118.217330
1940年1831.716592.327.159564
增幅(%)330.09367.2649.0930.48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斯大林模式(即苏联模式)是落后国家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苏联实行这一模式后,以10多年时间就初步实现了经济上的现代化,即工业化,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在很长时期内,斯大林模式被很多落后国家的人民当作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样板。

——摘编自陈怡《斯大林模式与执政党的现代化》


(2)根据材料二表格、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模式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但苏联许多地区不宜种植玉米,产量很低……由于大量开荒,几百万公顷没有森林带保护的土地为风沙侵蚀所毁。

——摘编自《苏联真相》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4)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指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苏联兴衰中得到哪些启示?
俄国的现代化之路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充满了艰难曲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几十年发生转型。

——摘编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1921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10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材料三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摘自《历史一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四   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五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贫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沙皇政府着手的一项改革”指的是什么?这次改革使俄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哈默在苏俄投资经商得益于哪一政策?该政策有何突出特点?对苏俄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这一体制得到作者肯定的原因。长远来看,该体制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