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8月1日到9月5日止,《人民日报》报导的各种高产“卫星”共34个。


8月26日,四川省郫县犀浦乡第一农业社居然出现亩产稻穀4万多斤“大卫星”。验收上报的总产量为45262.8斤,平均亩产45217斤,超过安徽省繁昌县东方红三社的水稻大“卫星”2187斤,超过实收总产量26000—27000斤,超过当地水稻正常单位面积产量的77-88倍。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提到的“卫星”与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众多的“卫星”反映出事件的哪些特点?
(2)材料二图片告诉了我们哪一运动当时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这一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画报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这些事件留给我们哪些思考和启示?
16-17八年级下·安徽合肥·阶段练习
知识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文革的结束、影响及启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图一农民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图二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社员)工资分5—7个等级,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材料五: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的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完成有何意义?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根据材料四和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至少两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社会变革?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材料二表明,1956年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全国迅速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原因。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社员)工资分5—7个等级,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这两大运动的危害有哪些?
(4)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