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9
百年沧桑看上海。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A》的签订-------上海逐渐变成了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上海成了中国土地上居住外国人最多的城市-----在上海港口大街北部的黄埔公园入口处,立着一个牌子,这里不仅禁止自行车入内,而且也禁止中国人入内。这个牌子上的字深深的刻印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华人禁止入内》”。如果你真的想理解今天的中国,那么你就必须完全了解所有这一切。外国人给予中国人所带来的贫穷、羞辱以及心灵上的创伤深深地刻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中。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前德国驻华大使看中国)


材料二


                            
   

材料三          在上海法租届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1921年7月,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B)的召开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材料四        上海浦东20世纪90年代前曾是大片的农田、渔村,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浦西。1990年,浦东新区增加值仅为60.24亿元,2008年,浦东新区增加值已达3150.99亿元,比1990年增长18倍,平均每年增长17.8%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指什么文件?他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与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有何不同?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3)材料三,B指什么事件?材料四反映上海浦东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7·河南周口·二模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经过洋务运动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改革开放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1979年。”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评论


(1)材料一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材料二 邓小平很现实的认识到,全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没有任何两个地区之间能同步发展。他愿意让一些地区和人民先富裕起来,为其他的地区和人民树立榜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邓小平的改革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改革开放的宗旨。

材料四 对外开放大事记

1980年国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大连等14沿海城市
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等地作为经济开放区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1992年内地逐步开放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依据材料四,总结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材料五 通过统计数据可知,1978年作为基期(100)的人均GDP指数逐年增长,从1978年的100到2009年的1337.63,以2000年价格计算的人均GDP从1978年的1365.39元到2009年的18263.88元,上涨了13倍多。农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11年的739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11年的21427元,中国进出口额从1978年的200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10000亿美元以上。


(4)根据材料五回答,1978年以后,我国的经济发生了那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一次次碰壁、觉醒、实践、突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成功之路。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A所示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重要地位?图B所示事件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从图A到图B反映了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出路】

材料二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犁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开始建立中国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这些“第一”出现的原因。分析毛泽东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原因。

【开辟中国特色新道路】

材料三   即使在改革之初的1978年,我国GDP也只有3678.7亿元,但到2020年已突破百万亿,增长至1015986亿元,40多年增长了约275倍。

——《百年复兴路》每日经济新闻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1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3)依据所学,分析我国经济在1978年-2020年迅速增长的内部原因。“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原因。

【开启社会主义新征程】

材料四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中国取得的最新历史性经济成就。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改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A              实行包干到户。

1980年

中央决定试办B             、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C          的改革目标。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D 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摘自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历史场景反映了哪一伟大事件? 具体发生在何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表格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什么?
(4)材料四中说的“这条道路”具体指什么?
(5)从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