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判断题 适中0.65 引用0 组卷73
阅读下列材料判断:
事件时间内容备注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全国90%以上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到1984年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已占全国总农户的95%以上,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里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填“B”;是以上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里填“C”。
(1)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的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我国安徽凤阳小岗村试行。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都是我国为发展农村经济所采取的正确措施。(       
(4)到1956年底,全国只有极少数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5)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               
知识点:三大改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72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们急切地期待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材料三

事件时间内容备注
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5年,全国90%以上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包干到户1984年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已占全国总农户的95%以上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我国的哪一根本政治制度?在哪年哪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此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3)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画“正确”;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意思的,请画“错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画“未涉及”。
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的改造即三大改造。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我国安徽凤阳小岗村试行。        
③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都是我国为发展农村经济所采取的正确措施。        
④到1956年,全国只有极少数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历史事件时间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土地改革1950-1952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把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3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农业合作化。实现了土地公有,使得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至今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清在括号内境“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不涉及”。
(1)土地改革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2)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是要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安徽凤阳小岗村是全国率先搞“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典型。(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村土地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     
阅读以下材料判断:
路线名称提出时间内容结果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6年对农手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执行过程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

以下结论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
(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都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               
(2)过渡时期总路线是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完成“三大改造”。                    
(3)1956年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4)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运动是相伴而生。                                              
(5)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都获得了成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