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9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l万至1.2万人。……(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材料二 :“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

——邓小平

材料三 :


材料四 :近三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8%,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达5万多亿美元,已经超越日本在世界排位第二。                                                  


请回答:
(1)从对外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一所描述的情况是清朝什么政策造成的?这一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2)造成材料二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中国政府作了什么努力?
(3)材料三中的经济特区分别是A       B       C      D        。经济特区的建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什么作用?
(4)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清朝以来中国对外政策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
16-17八年级下·江苏无锡·期中
知识点: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明程度很高。“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我们都能积极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交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光明日报》

材料三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1万至1.2万人。(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顾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反映了古代我国对外交往的状况,它们有什么相同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的现实意义。
(3)从材料三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概括出答题要点,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4)综上所述,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