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儒家,有一个长期延续与演变的过程。自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确立其基本内涵与思想倾向之后,儒家便一直处于自我丰富、自我完善之中。……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儒家学说遂取得正统地位……宋明时期,有尊孔孟兼取佛道两说以完善儒家理论体系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上述情况表明,儒学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发展之中的理论。

——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政治构想,即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列宁选集》第2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是启蒙思想家构想的理想社会,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100多年前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曾建立了哪一政权?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重要理论成果?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思想创新的认识。
2017·江西宜春·一模
知识点: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历史上任何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 “神”转向“”,但它缺乏 “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 “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材料二: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摘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摘自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材料四:(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列宁选集》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汲取了中国什么思想来宣扬怎样的政治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论证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这一观点?
(4)材料四列宁所说的革命理论是什么?该理论诞生的标志是?该理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思想解放与时代进步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精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网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有何现实意义?在政治上又有何主张?

材料二       一般认为,孔子是中国古代私学的创始人.……在孔子的私学里,只要你好学、想学,就“有教”,至于你原先和现今的情况怎么样,是不必过问的,那叫“无类”。

——摘编自陈雪良《春秋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孔子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局面的举措及其教育主张。

材料三       汉武帝还在……兴办太学,以儒家的…《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兴办太学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兴办太学的地点是哪里?

材料四       统一是秦汉时代的社会主题,思想学术的统一,也势在必然,以①为代表的储家学说……不断改造……这促使统治集团向儒家倾斜,选择以尊儒来统一思想。


(4)由所学知识指出①处的人物,他的哪一建议得到汉武帝的接纳?这一举措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正确的道路引领崭新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其思想对后世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家、儒家的思想对我国后世的影响。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历朝的正统思想。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材料三   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召开。大会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材料四   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当时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为了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以启迪人们的觉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

——摘编自《西方文化史》

材料五   我们不应夸大仁慈的专制君主贯彻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所取得的实效,因为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的引领”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论证充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