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8
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远离战争,拥抱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任务一     梳理知识
⑴完成表格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性质

 ① 

 ② 

日本

加入 (军事集团)

加入(军事集团)

转折性战役

 ⑤ 

斯大林格勒战役


⑵1941年12月7日成为美国的“国耻日”。请问这天发生了什么事件?
⑶“二战”的特殊时期使富兰克林·罗斯福连任四届总统。而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 任总统时,也是临危受命,但他却能化险为夷。请问:“危”指什么?又如何“化险为夷”的?
任务二     质疑探究
⑷一战后西方世界秩序得以调整,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新格局并未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为什么?
任务三     思考总结
⑸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你有何感悟?
16-17九年级下·福建漳州·开学考试
知识点:一战的经过一战的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三国轴心的形成及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惨烈,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给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留下了许多思考。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探究一:【看图分析——追溯战争起源】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片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请写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图片二反映的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写出该事件的名称。图片三中的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最终引起了哪次战争?

探究二:【绘制表格——梳理战争过程】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时间和事件 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939年9月1日,
重要战役 (绞肉机、屠场,地默) (转折点)
结束时间和事件 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
(2)依据所学知识,将表格内①②③④⑤⑥处填写完整。

探究三:【阅读材料——探寻战争影响】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材料二: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美、英、苏、中等国家为了应付共同的仇敌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成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的信息统计表

名称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亿美元)

一战

30多个

15亿

0.3亿

3300

二战

60多个

20亿

0.6亿

40000

(3)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4)依据材料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共同影响。

探究四:【思维碰撞——感悟战争】


(6)通过以上探究,思考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探究资本主义大国的强国之路,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自18世纪以来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法国、英国、美国,让世界伟大三百年,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我们习惯了这种伟大,它让我们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掌控着绝对的支配权。但事情正在起变化,有些危机来自我们西方国家自身的错误,而有些则来自新兴国家的挑战。

——摘编自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讲话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与科学技术的革新紧密相连,而科技的革新又源自欧美高校的科学研究。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表现不凡,其中德国大学的科学研究在本国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动力。

——《大学与工业革命》

材料四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工作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19333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1)材料一中,发生在18世纪,“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克龙认为“事情正在起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日本社会的转型”是通过哪一事件完成的?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特点?根据材料三,说明“大学”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说明“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表现不凡”。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演说的背景。为了“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