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84
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谋求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匮乏感到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苏联模式的多方面的影响变成了几乎完全负面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
(2)材料二中“八年前”的“恐惧”指什么? “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指什么?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相比,该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中罗斯福就任第三任总统时看到美国又面临的“恐惧”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怎样的体制造成“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
(5)习近平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中美苏三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016·内蒙古鄂尔多斯·一模
知识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纳粹政权的建立及暴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谋求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俄共(布)十大通过的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命令所有银行关闭四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

——阿瑟•林克等著《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2)材料二反映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归纳该历史事件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匮乏感到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苏联模式的多方面的影响变成了几乎完全负面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怎样的体制造成“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

材料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关键性突破。

——岳麓书社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


(4)根据材料指出,是哪次会议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5)习近平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中美苏三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价格跌到了最低,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说出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针对这一事件,美国采取了什么方式来应对?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2)依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开创的市场经济的新模式是怎样一种模式?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匮乏感到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苏联模式的多方面的影响变成了几乎完全负面的影响。

——斯塔夫··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怎样的体制造成“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

材料四:“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一位西方当代史学家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5)习近平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西欧、美、苏经济发展的启示。
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谋求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俄共(布)十大通过的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
材料二   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命令所有银行关闭四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 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
──阿瑟·林克等著《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匮乏感到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苏联模式的多方面的影响变成了几乎完全负面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关键性突破。
──岳麓书社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西方人对苏联负面影响的苏联模式是什么”?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关键性突破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经济政策的调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