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72
儒家思想的兴衰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反映了中国政治革新、民族融合、教育变革和社会习俗变化等方面的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材料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摘自北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四:京师大学堂是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教学内容最初仍以经学为主,后才才逐步增设了科学、商务、艺术等课程,并要求学生都要学一门外语。
材料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材料六:李大钊发表《孔子与宪法》,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揭露将孔教载入宪法是“专制复活之先声“.陈独秀也曾说”孔教和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哪一学派的思想?材料表明西汉为了推崇这种思想采取了什么做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内容表明这次改革的特点是什么?这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选取的内容体现出读书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制度推动了士人读书的热情?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此制度的推行有什么积极作用?
(4)材料四中所说的京师大学堂是哪次运动的成果?材料中课程内容设置的变化说明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5)材料五中的现象出现在哪一事件后?请根据所学举例说明当时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内容?
(6)材料六描述的是哪次运动中的现象?材料内容体现此运动在批判儒家思想的同时提倡什么思想?
2016·广东深圳·三模
知识点: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孝文帝改革隋朝的兴亡社会习俗的变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材料三: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四:《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五:……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繁荣局面”具体指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局面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2)材料中二的“他”指谁?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4)据材料四,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的被采纳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相同的目的是什么?

(6)据材料五指出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积极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纷争时代,儒家思想创立】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他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什么?

【材料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第六》


(2)材料一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的哪一基本教育方法?
【天下一统,儒家思想发展】

【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3)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被当时的哪位统治者所采纳?产生了什么影响?
【与时迁移,儒家思想演变】

【材料三】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截至目前,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4)依据材料三,指出孔子学院在中外交流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5)“先人已逝,精神永存”。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哪些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