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1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帝70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来京参加祝寿庆典,乾隆帝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他居住。乾隆帝并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在碑记中,乾隆帝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


(1)顺治帝以后,清政府是怎样密切与西藏关系的?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乾隆帝所建的须弥福寿之庙由两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今天的哪一地区?请列举西汉时期的一例史实,说明该地区早已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清政府是怎样处理材料二所示事件的?清政府能够解决这一事件的原因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下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15-16七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知识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你以“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主题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辽、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产生什么历史作用?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材料四:乾隆帝70寿辰的时候,六世班禅亲率随从,不远万里,来到承德避暑山庄,参加庆典。乾隆帝非常高兴,特在山庄的北面,仿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修建须弥福寿之庙,供他居住。须弥福寿之庙由两个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武的平顶大红台。

(3)材料三中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地区?清政府是怎样处理该事件的?并指出清朝为加强对西南和东南、西北边疆的管理所设置的机构(官职)。据材料三、四能体现清朝的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五:2014年3月1日晚21时许,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一伙暴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见人就砍,已造成29人遇难、143人受伤。现已查明,该案是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你如何看待材料五这种行为?

(5)“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