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容易0.94 引用1 组卷79
人口问题是世界各国十分关心的问题,无论是人口增减还是人口迁徙都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世界】
材料一:古代社会人口所处的地域相对固定,但 “移民实边”,建立诸侯国时,人口会发生流动,这通常是小规模的。当发生战争时会引发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中后期至五代十国,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世界里,人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是财富的象征,人口的增加意味着赋税的增加。而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将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以人为核心的思潮。——百度
【近代世界】
材料二:马尔萨斯认为产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会导致人口极具增长,欧洲必然会出现“人口爆炸”, 但1500年以后世界人口离开世居地开始大规模的全球移动,当然也有充满血腥的人口迁徙。马尔萨斯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同时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地区,通常会成为大国角逐的场所,如近代沙俄和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入侵。
——《新人口论》
【当代世界】
材料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这一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法宝,应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人多力量大,热情高,干劲大,才能超英赶美”
———毛泽东
20世纪70年代末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 《计划生育条例》
2015年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摘自十三五规划纲要

(1)材料一中“诸侯国的建立”和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人口迁徙使“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人为核心的思潮”和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2)材料二中“1500年以后世界人口离开世居地开始大规模移动”的前提是什么? “充满血腥的人口迁徙”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人多力量大,热情高,干劲大,才能超英赶美”反映了我国探索时期我党的哪一重大失误?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经历了“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单独二孩”再到现在的“全面二孩“的调整,国家的这种政策调整对你有何启示?
15-16九年级下·江苏盐城·期末
知识点:民族团结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民族的迁徙、人口的变化、分布等与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地位变化有着密切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匈奴是中国漠北的一个游牧民族,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左下的战国时期,秦汉时强盛起来,……公元91年,北匈奴的一部分由单于率领离开漠北向西迁移。公元2世纪中叶,因不堪忍受鲜卑人的压迫,北匈奴离开居住了70余年的悦般而西迁康居。公元3世纪中叶,因受到贵霜帝国和康居的联合攻击,北匈奴再次离开康居迁往粟特。公元4世纪中叶,北匈奴人又离开生活了一个世纪的粟特西迁至东欧顿河流域。

——摘编自《世界通史》李昕主编

材料二:历史上著名的“民族大迁徙”,主要是指日耳曼人从4世纪末到6世纪末,持续200年之久向着罗马帝国境内的大规模迁徙,……民族大迁徙结束后,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出现了十几个“蛮族”国家。……民族大迁徙使古典的奴隶制社会形态一去不复返,人类历史由此进入一个更成熟的发展阶段封建社会。

——摘编自张五钢《日耳曼民族的大迁徙》

材料三:这个时期最令人注目的汉语人群大规模南迁运动,分别发生在公元310年代和750年代……南迁的北方人口对地广人稀的南方来说,不仅是珍贵的劳动力,而且成为全方位带动南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1120年代由金朝入主中原造成的“靖康之难”,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北方人口的大规模南迁。

——摘编自清华国学院《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

材料四: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家总人口 (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英国180048%52%
法国360075% 25%
俄国5900 93% 7%
美国230087%13%

材料五:美英中三国城市发展情况曲线图

材料六: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下表是20世纪美国外来移民情况统计结构表

年代欧洲亚洲拉丁美洲
1901——192085%4%4%
1961——197033%13%39%
1981——199010%38%47%

(1)依据材料一概括北匈奴人不断西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历史事件各一例。
(2)依据材料二概括日耳曼人民族大迁徙的影响。请写出当时最强大的“蛮族王国”的建立者。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公元310年代和750年代“汉语人群大规模南迁”的事件分别是什么?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规模南迁使得经济格局发生怎样的重大转变?少数民族内迁与北民南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影响?
(4)依据材料四分别指出19世纪中期城市化程度最高和最低的国家,并解释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5)依据材料五分析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与我国实行哪一政策有关?透过城市化发展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6)依据材料六分析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移民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与当今世界哪一经济发展趋势有关?
(7)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世界各族人民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人口迁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种常态,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三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第一次大移民发生于公元4世纪左右。原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成群结队地离开中原地区,搬到了长江流域的江苏和安徽等地……第二次发生于唐代……第三次则在12世纪中期,这一时期,由于浙江、江西等地在上次移民中已居住了很多人口,这次,他们只能往更南的方向迁移……

材料二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

——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四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导致北民南迁。人口迁徙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从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各族人民因长期共处、交流,使民族大融合趋势加强,同时也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有利地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是在哪一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晋政权如何优抚北方南迁流民的? 并结所学知识简述这些优待措施产生的影响。
(3)从材料三中可知,导致人口迁徙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哪个少数民族在推动民族大融合趋势中贡献最大?其统治者推行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人口状况及流动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概从200年到500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

——摘编自《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并分析人口迁徙的原因。

材料二   美洲15~19世纪居民结构变化表(估值)

时间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原住民

1490

0

0

0

100%

1570

1.37%

2.32%

0.25%

96.06%

1650

6.42%

7.22%

5.71%

80.65%

1852

7.77%

7.00%

36.84%

48.39%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表格和图片所示人口变化的原因,并从全球史观或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据统计,在1850~1940年,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其中约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美、澳大利益加拿大、南非等地区。

——据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等整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并分析大量移民来到美国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