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42
人类通过航海认识未知的世界,我们通过航海家的活动认清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中的航海图回答:郑和远航最远到达哪里?新航路开辟航线图中A航线的开辟者到达哪里?
材料二: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
材料三:在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马达加斯加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准备在三保山上建立郑和纪念馆。
(2)材料二、三中各地人民对航海家郑和、哥伦布出现截然不同的态度,请从两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和影响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态度?从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5-16七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知识点:明朝经营边疆和对外关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有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

——摘编自郭物《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

材料二   《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经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唐王朝设有专门机构负责接待外宾,设置翻译人员,提供各种便利。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波斯曾不断派遣使者前来长安,波斯商人遍布长安、广州、洛阳等地;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造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等科技成就。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当中国帆船和华商成为中国海外贸易主角后,其活动领域之广也远非前代可比。唐代初年宰相贾耽考订的“广州通夷道”,提及东亚和印度洋水域的29个海外国家和地区。成书于南宋后期的《诸蕃志》,记载了南海有53个国家和地区。元代前期成书的《大德南海志》,记录了与广州通商的海外国家和地区有143个。元代末年成书的《岛夷志略》,涉及的海外地名超过200个。

——摘编自《宋元时期国人的海外开拓事业》

材料四   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而在迎接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马达加斯加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准备在三保山上建立郑和纪念馆。2003年5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命名的清真寺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首府泗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对外开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交通网络”形成的因素。(至少写出两点,不能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3)根据材料三,指出从唐朝至元朝,我国海上对外交往呈现的趋势。
(4)材料四中为什么各地人民对航海家郑和、哥伦布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态度?(请结合所学知识从目的、方式、影响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