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8
(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代表的近现代交通方式在中国从无到有,深刻体现了近代化在中国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筑铁路,遭到众多官员的反对,提出了二十五条反对理由。其中有:山川之神不安、容易招至水旱灾害、财政困难、容易翻车,等等。清政府据此认为“铁路断不宜开”。
材料二:开平煤矿由于煤质优良,设备比较先进完善,产量不断提高,所产煤除供应军事工业外还在市场上出售。为解决开平煤矿的煤炭运输,李鸿章于1881年下令修建唐胥铁路,铁路建成后,一些大臣以火车开动会震坏皇陵的风水为由,一度强令用马拉火车。
唐胥铁路示意图

材料三: 一五计划重点工程示意图

材料四 :从1978年至2016年,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交通运输信息化、现代化迈进。交通运输网覆盖城乡,村村通已经变为现实,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我国铁路交通发展缓慢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开平煤矿的创办和唐胥铁路的开通各有何意义?
(3)从材料三的图中可知,交通建设的重点建设区域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材料四简析新中国交通业发展的呈现怎样的特点?
2016·湖北黄冈·一模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乡镇企业的崛起、国企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设施。阅读下列有关铁路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人民教育版社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修建一条9公里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真正开端。1895年后十余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形成闻名一时的“利权争夺战”。这十余年是中国铁路建设呈现高潮的年份,共修筑8900余公里,列强直接投资和通过贷款控制的铁路占上述总里程的85%。清政府在此形势下着手修建了京张铁路。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四:高铁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中国的高铁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场合推销中国高铁,“高铁外交”席卷全球。

——摘编自《凤凰读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近代交通运输在动力方面的变化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或条件)。概括1825—1851年英国铁路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的原因。面对列强的侵略,唐胥铁路、京张铁路的修建有什么积极意义?
(3)从材料三示意图中可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铁路交通建设的重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4)结合材料三、四,指出新中国建立后在铁路建设方面主要有哪些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争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李鸿章等坚决抵制)。此事(列强在中国修铁路)大有利于彼(列强)……洋人贪利无厌,……若再议及,只有仍执前说(以前所说的理由),(修筑铁路)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战拆毁,致激民变。”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等力矫众说,要求自建铁路)若火车盛行,则有驾驶之人,有修路之工……故有铁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谋生者当不下数十万人。铁路所经不过丈余之地,于田庐坟墓尚不相妨(妨碍)。……即遇官道稍窄之处,亦必买地优给价值(多给钱拆迁百姓的田庐);其坟墓当道者,不难稍纡折以避之(修路时碰到坟墓需避开)。

——《光绪六年十二月初一直隶总督李鸿章奏》

材料三:1881年,为解决开平煤矿的运输问题,李鸿章下令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后来,清政府还自行设计施工修筑了铁路。

——摘编自《近代史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李鸿章为什么反对修筑铁路?为此他给出了哪些拒绝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归纳李鸿章为什么主张修筑铁路?为此他给出了哪些理由和解决方式?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以来,清朝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
(4)材料三中所提及的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在哪一主张之下创办的企业?请列举一例同类型企业。请试着解释评价洋务运动时说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这一说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