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容易0.94 引用2 组卷354
2017年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0周年。80年前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令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战争。你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为此,某校九(1)班开展了“勿忘国耻,强我中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1)材料一中所指的“甲午战争”发生在哪一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近代史上日本多次发动侵华战争,下面是方芳同学收集的反映其侵略暴行的图片。


(2)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三张图片是否都可以作为控诉日本法西斯的罪证?为什么?

材料三: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


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中日之间现在真正的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摘自新华网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你认为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材料四: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4)国际社会积极评价我国确定设立两个纪念日与公祭日,谈谈你对我国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的认识。
2015·江苏镇江·一模
知识点:马关条约、瓜分狂潮戊戌变法的经过九一八事变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14年,又一个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一场令近现代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2014年04月13日06版

材料二   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这次是还要制造事端打响“第一枪”呢,或是制造事端逼迫中国打响“第一枪”呢?

——中新社2014年1月2日电

材料三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铸建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 请用史实说明“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2)请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史实说明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要求写出具体时间)
(3)请列举在抗战中国民党正面抗战和共产党敌后抗战典型战役各一例。根据材料三归纳抗战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4)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说明日本侵略者的本质是什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谈谈你对我国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