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易0.85 引用6 组卷230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柬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

材料二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   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弊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一、二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13-14七年级下·江苏苏州·期末
知识点:八股取士文字狱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选举制》

材料二: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宗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宗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苏州城里的机工有几千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港口。等待雇佣……他们一天没有活干,就得挨饿。他们是“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材料四: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目的?
(3)材料三表明到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其表现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说明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何消极影响?联系我国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