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4 引用1 组卷291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它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幽灵变成了一轮喷薄欲出的朝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王学东
材料二 巴黎公社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就一条,就是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同学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样一个程度。……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做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开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杨耕
材料三 公元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40分,起义前线指挥部下达命令,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52毫米口径的空包弹被推入炮膛,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攻打冬宫的信号发出了。听到炮声,士兵、工人赤卫队潮水般地冲进冬宫。
——摘自《正道沧桑》
材料四   1927年,中共发动的城市武装起义屡遭失败,想在反动势力强大的大城市中,通过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革命力量更容易在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带生存下来。毛泽东等决心另辟新路。
——摘自《正道沧桑》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哪一部经典著作的赞誉?这一经典著作的作者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2)材料二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3)材料三的描述与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和首先爆发的城市。
(4)举出一例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在城市发动的武装起义名称。材料四所提毛泽东另辟的中国革命“新路”是什么?
(5)从上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过程谈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015·江苏镇江·中考真题
知识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它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幽灵变成了一轮喷薄欲出的朝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材料二:巴黎公社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就一条,就是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同学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样一个程度。……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做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开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耕

材料三: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以上材料根据俄国相关资料整理

材料四:“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材料一是对哪一部经典著作的赞誉?

(2)材料二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经济政策”采用了什么新的经济手段来恢复国民经济?

(4)材料四中“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中的“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5)从上述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谈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之间存在着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困境——崛起】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了近代化之路

——摘编自(美)帕尔默《近现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为加强中央集权,改革采取了哪一措施?
【侵略——反抗】

材料二   1757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克莱武指挥军队侵占了孟加拉,他放手让部下抢劫,自己一人就抢走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1814年一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死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

——摘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侵略印度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写出印度反抗英国殖民侵略的代表性人物。
【争夺——战争】

材料三



(3)材料三的表格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发生的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图表和柱状图所反映的内容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的发生?依据材料三分析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理论——实践】

材料五   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它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幽灵变成了一轮喷薄欲出的朝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王学东

材料六   巴黎公社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就一条,就是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样一个程度。……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做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开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耕


(5)材料五是对哪一部经典著作的赞誉?这一经典著作的作者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6)材料六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知识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摘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挟择》

材料二 1927年,中共发动的城市武装起义屡遭失败,想在反动势力强大的大城市中,通过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革命力量更容易在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带生存下来。毛泽东等决心另辟新路。

——摘自金一南《正道沧桑》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摘自《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829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2)材料二中所提毛泽东另辟的中国革命“新路”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为什么要“另辟新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历史事件。
(4)你如何理解材料四中“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怎样的胸怀?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