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6
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世界与中国》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资料呈现】 【近代世界】
材料一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近代中国】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列强再次侵入北京,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
——《复兴之路》
【当代中国】
材料五   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踩着历史的节奏(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化的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形成、21世界初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这种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3)材料三“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指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中国“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的标志性事件。
【各抒己见】
(5)对比现实与历史,你认为当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2015·湖南株洲·一模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日本东京的上野公园曾经有一处令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要掩面而去的地方。这个地方高悬着1895年2月被日本俘获的北洋水师靖远舰的铁锚。它同镇远舰的铁锚、主炮弹头等一起陈列于此,并立有海战碑志,向世人炫耀。

材料三: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靖远舰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俘获?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这与其获得的什么新权利相关?
(3)材料三中的“国耻”是指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上所述,从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数次侵略战争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中国的主要出口货物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各国军队在北京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遭受过如此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根掘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文中“转折”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要归纳出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在19世纪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的第一年中国所遭受的“国耻”是什么?
(4)材料三中“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