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63
读图探究,回答问题。

⑴看到图一、图二,你知道他们所在国家共同发动了哪场世界性战争?他们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⑵看到图一、图二后,你认为今天德、日两国领导人在对待战争态度上,谁是明智的?如果让你对他们说一句话,你会说些什么?
⑶若近期日本又有官员去参拜靖国神社,假如你是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对此事你将作如何评论?
⑷经济发达的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企图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此,你有何看法?
15-16九年级上·黑龙江大庆·期末
知识点: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追求,但世界并不太平,仍然存在着很多矛
盾与冲突,局部战争时有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次战争中,双方军人死亡共1300万人,两倍于1910—1913年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受伤、失踪者达2000多万:群众因战乱死亡的人数远超过军队。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二   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会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反抗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是20世纪的最强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掀起了空前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帝国主义统治殖民体系瓦解。截止到1990年,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有近100个国家是在二战后宣布独立的。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根据材料一,思考这次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战役是哪次战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盟产生于哪一次战争?并写出联盟形成的标志性的事件。
(3)根据材料三,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请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国际组织的名称。
科学引领发展,而科技的发展也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0年,妇女和儿童占棉花工业中总劳动力的三分之二。然而,随着1833年《工厂法》的出台,童工雇佣量下降,童工位置逐渐被女工接替,妇女成为早期工厂中主要的劳动力。1870年以前妇女在纺织业(棉纺和毛纺)中占了总劳动力的50%。她们都是熟练工人,其收入只及男工的一半甚至不足一半。

——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纺织工业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依据材料指出造成此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表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工业产量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在工业化时期产生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

材料四: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4)据材料四回答,促进文明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经济上的隔离消失”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5)综合以上材料,对于科技的利用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