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279
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西方步入近代的时间远远早于东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通过革命或者改革,相继在欧美国家和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1)依据材料,指出17世纪以前对资本主义产生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
举出17世纪到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的典型历史史实。
材料二1793年,英国政府全权特使马戛尔尼来华、向清朝提出通商贸易的要求,乾隆帝以不合祖制为由予以拒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能,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材料二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就该政策的利与弊,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三 起自19世纪中叶的西学东渐过程,由器物而及于制度,然而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思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之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切入到文化心理层面————《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开端的标志及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器物”和“文化心理”而发起的两次运动?
12-13九年级·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世界近代史大约是以16世纪初为起点,以19世纪末为终点,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因此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先后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

材料二   英国是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母体酝酿,最先在美国和德国开花结果,之后在欧美其他国家扩展开来。截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欧美国家之外,只有亚洲的日本完成了两次产业革命。……到1914年,在世界制造业产量当中美国占51.8,德国占21.3,英国由1870年的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1895年美国的机器已经大量向英国出口,而且在技术上也超过了英国。

——摘编自《地球村的刷新:产业革命与现代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7世纪以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两个与这些事件(或现象)相关的代表性国家。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日本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事件是什么?与中国戊戌变法比较,其最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特点。指出第二次产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地位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近代史大约是以16世纪初为起点,以19世纪末为终点,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因此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先后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席卷世界。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摘自华东师大版九上教材


(1)材料一中17世纪以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有哪些?
(2)材料一中在亚洲日本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事件,与中国戊戌变法比较,最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深度、广度上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现,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一例重要“恩惠”。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诞生到一战前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历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