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1 组卷14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摆脱大萧条,在国际联盟的主导下,1933年6月,66个国家的代表聚在英国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通过协商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但由于英美等主要大国矛盾重重,会议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最后不欢而散。
材料二:1933年伦敦经济会议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促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再资源战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垄断了国际市场、资源相对雄厚的英、法、美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争夺,逐渐捐弃前嫌,于1936年秋分别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议》和《三国黄金协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三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新组合,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
(1)伦敦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表明一战后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无法解决当时面临的经济问题。这一“国际关系体”系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日意三国、英法美三国在经济上重新组合的共同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指出德日意、英法美三国最终演变为哪两大政治军事集团?这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给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
15-16九年级上·河北廊坊·阶段练习
知识点:《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三国轴心的形成及影响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九国公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类国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实际上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什么目的?

材料二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采取损人利己、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在各个国家和不同集国之间的激烈斗争中,帝国主义进行了重新组合。德、意、日三国面对深刻的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最终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2)依据材料二,指出各帝国主义国家应对危机的做法或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19462月,他(乔治·凯南,美国驻苏联使馆的外交官)给国内写了一封长电报。凯南说,美国不要和苏联打仗,而是要实行一种遏制战略,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它自己的势力范围里面,同时把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建设得非常稳固,非常强大。这样的话苏联迟早会垮。

——徐弃郁《美国简史30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遏制战略”是什么?这种战略对世界局势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发展变化从来都是各种力量、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世界通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两次国际会议


华盛顿会议波茨坦会议
时间19421194578
参加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美、英、苏
主要内容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重申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材料五   ……各国的经济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局面。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必须之事。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抑制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

(1)依据材料一,写出“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关系。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公约”和“战后和平制度”分别指什么?“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带来哪些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次国际会议的相同作用。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5)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如何维护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
历史上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 不同利益集团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宣言,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材料四: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 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1)材料一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请你写出材料中三角形和圆形分别对应的军事集团的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二中26国联合签署的宣言是什么?该宣言有何标志性意义?此后美、英盟军合作,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事件是什么?
(3)美、苏两国由材料二中的合作到材料三中的对抗,以致形成冷战局面。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冷战状态下,逐步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根据材料四提供的信息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趋势?在当今世界政治形势下,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