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151
材料一:“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二:“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如果奴隶主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只要付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了事”。
材料三:“公民大会每九年召开一次。会议一开始,传令官便宣读五百人会议审核过的提案。接着,赞成者和反对者便轮流登台发言,会场群情起伏,待双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该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说明了什么问题?国王在这一制度下属于哪个等级?
(2)材料二选自的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统治者制定这部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古希腊哪座城邦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谁统治时期达到全盛?
13-14八年级上·浙江金华·阶段练习
知识点:古代亚非文明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放眼世界,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即使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在政治制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可以说,世界上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行而皆准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1)材料一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该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最早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而创立的宗教是哪一种?

材料二:“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如果奴隶主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只要付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以了事”。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典?这部法典出自哪个国家?统治者制定这部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会议一开始,传令官便宣读五百人议事会审核过的提案。接着,赞成者和反对者便轮流登台发言,会场群情起伏。待对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


(3)材料三反映了古希腊哪座城邦的制度?在谁主政时期,这种制度发展到高峰?这种民主政治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材料四:

类型事例
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1861年俄国①改革和美国内内战爆发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848年《②》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③运动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
(4)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出现了三股进步潮流。请将材料四知识卡片补充完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