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困难0.15 引用3 组卷70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年规划(计划)以其对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的特殊贡献,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是使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目前正奔向强起来伟大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和体制安排。下图所示为“一五”计划期间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情况。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论及工业化时指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他还指出“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

——摘编自王骏《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工业化》

材料三   下表是 “新时代十年”大事件(部分)

时间

进程

2012 年

中共十八大,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3 年

习近平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7 年

中共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1 年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2022 年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
路网,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2)指出材料二中“工业化”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3)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根据材料三概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
2024·江苏南通·二模
知识点: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主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

材料二: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一种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

材材料三: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就农村问题发表重要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开后,一些适应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邓小平扭转了乾坤》

材料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中共十四大报告

材料五: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作了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材料六“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人决定走一条怎样的“相反的道路”?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革命走这样一条道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被称为“创举”的是哪一政策?三大改造的完成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三中的“包产到户”是指在农村推行的哪一项改革措施?“包产到户”最早在哪里实践?根据材料四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是在哪一年首次提出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3)在哪一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什么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六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和建国一百周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什么?请从中共的角度分析祖国日益强大的原因?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西方现代化道路使得“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原料产地、商品市场,都是通过对内剥削和压迫、对外侵略和殖民得来的。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攫取广大人民群众的财富,导致出现贫富分化这个难以克服的顽疾。……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产阶级极端的利己主义以及随之带来的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是庸俗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娱乐主义。在资本主义文明发展进程中,信仰缺失和道德沦丧逐渐成为资本主义文明的标识。

——吴龙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三个维度——基于中西现代化道路的比较分析》

材料二   五年规划(计划)以其对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的特殊贡献,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是使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目前正奔向强起来伟大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和体制安排。下图所示为“一五”计划期间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情况。

材料三   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掠夺和野蛮扩张以及国内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顽固,决定了 20世纪的中国不可能通过改良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近代中国历史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含了“天下大同”、“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其世界意义是希望建立一种“休戚与共’’的世界秩序,实现世界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

——张志恒《多重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的实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 世纪中国道路选择的变化,并分析中国最终选择的道路的原因。
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材料二: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三: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什么?请你举出一例史实说明“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材料四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举措有哪些(任举两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中央提出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

材料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材料五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