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随着政局的稳定,美国城市化迎来快速发展期。据统计,1860—1920年,美国城市数量增加了十余倍,城市人口增长了约15倍。此外,1862年美国颁布了《宅地法》,大量移民西迁推进了西部边疆的开发。这一时期,东北部城市和中西部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歌猛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美国城市逐渐向内陆扩展,有轨电车和铁路的发展推动了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城市体系的不断完善。

——摘编自武文霞《美国城市化经验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快速集聚对环境的破坏是非常显著的。马萨诸塞州卫生局在多次年度报告中提到该州河流被严重污染,纳舒厄河整个流域恶臭难闻。城市产生的大量生活和工业垃圾难以及时处理,相关的技术解决和政策立法都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巴尔的摩市在下水道建设和垃圾处理等方面极为落后,主要依靠“自然”处理垃圾——浸泡后和大部分未铺过的路面的雨水,最终流向小溪;住户们习惯将厨房垃圾和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大街的排水沟里。

——摘编自刘敏《19世纪美国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和对策——兼与近代中国城市比较》

(1)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城市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化发展带来的问题。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2024·河南信阳·二模
知识点:南北战争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城市化和维多利亚时代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自古以来.城市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代王朝都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营建以都城为中心的各层级城市,最基本的动因是藉此以宣示王朝的合法性,凸显凌驾于臣民之上的国家权力,这种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目的的城市营建,是中国古代城市存在的政治基础。而随着这种建立在儒家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元素,如强调等级、伦理秩序和山水思想等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先后创造了西汉长安、北魏洛阳、隋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这样的惊世杰作。

——摘编自陆非《空间与权力:从政治文化角度解读中国古代城市》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政治和文化理念。

材料二近代城市发展

时间       现象
1789年曼彻斯特的纺织厂开始装备蒸汽机
1830年利物浦到曼彻斯特之间的铁路建成
1851年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19世纪50-60年代英、法、美等国城市中出现了有轨电车和马拉松轨道公共客车;伦敦开
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
19世纪70年代英、法、美等国城市已有煤气灯;电灯发明后,城市照明改善
(2)依据材料二,说出近代城市出现的新气象,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材料三19世纪前期,美国经济中心一直在东北部一带,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西部地区逐步发展起来,一批中小城镇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有联系而完整的城市经济体系,这一体系对周围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大多是大规模企业,能够更多地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如:到1870年时芝加哥钢铁业平均雇佣人数是纽约的6倍。“卡耐基钢铁公司”在匹兹堡获得迅速发展,后与摩根的联邦钢铁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垄断企业。在公司规模化的基础上又使其向着专业化生产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又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专业城镇。由于此时企业规模的增大,使企业面临着对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应地产生了公司制和经理制,在科学的管理下企业将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摘编自赵明杰《浅析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3)根据材料三,概述城市化扩展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阐述你对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人口迁徙改变了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20—177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部分人口统计(单位:人)

1620年1680年1720年1750年1770年
白人22821445363973469343401688254
黑人20697168839236420459822

——李剑鸣《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人口变动及其意义》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英属北美殖民地人口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给英属北美殖民地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工业革命以前,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革命造成农村剩余大量劳动力,农村就业困难和生活条件恶劣,对剩余人口的向外流动起着推动作用。1801—1841年间,“英国城市人口增长了一倍多,1801年42%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而到了1841年51%的人是城镇居民”。工业革命带来产业结构巨变,工矿企业生产和服务业规模扩大急需劳动力,对农村人口的流动形成一股强大的拉力。政府通过《济贫法》《定居法》等法律放松人口流动限制,为人口流动提供了条件。水陆交通的改善,特别是铁路运输的发展有利于人口的快速流动。

——摘编自马丽敏《19世纪英国城市化与人口迁移》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迁徙特点和原因。

材料三   16世纪开始,殖民者就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作奴隶。到1860年,美国南方共有黑奴400万,其中60%的黑奴在种植园劳动。1815—1914年,欧洲约有3500万人移民美国,85%是14岁至44岁的精壮劳动力,其中有一部分熟练工人,他们集中在美国的大城市,从事工厂劳动。美国因为移民而形成的附加资本积累相当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

——摘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进程》


(3)依据材料三,归纳外来人口大规模流向美国的影响。
(4)人口迁徙是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人口迁徙问题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城市的产生,东西方国家都完成了由神权建筑(宗庙)向皇权建筑(皇宫)的转化,在古代西方城市,主要是“并存”,传统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更多地体现在以宏伟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间布局结构。

——摘编自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对促进这一时期美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起到了其他任何力量都难以起到的作用。美国历史上这一时期的矿业开采并由矿业开采带动的矿业营地、矿业城镇直至矿业城市的建设仍旧给这一时期美国的城市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同样,还有铁路铺设并由铁路铺设带动的铁路城镇建设,并由铁路城镇最终发展而成为交通枢纽城市、经贸中心城市和物流集散城市,也是促进一时期美区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原因。

——摘编自邵小通《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古代西方国家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的特征。并简析19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18世纪后期始,英因社会治安问题日益显现,呈快速增用长趋势,并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治安问题的发生与城市人口暴涨有关。城市经济水平一时无力容纳大量人口,导致严重的流民问题。而传统的非专职性和全民义务性的治安制度捉襟见肘。为此,英国政府展开综合治理,采取禁止酗酒、安装街灯、改善城市环境等措施:实行道德习俗改良运动、建立现代警察制度等改革,英国由此建立了较完善的现代社会管理机制,这正是蓬勃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社会所需要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英国城市治安好转的因素。

材料三   1851-1921年英、法、美三国城市、农村人口变化简表(单位%)

英国法国美国
年份城市农村年份城市农村年份城市农村
185150.249.8185125.574.5188028.671.4
187161.838.2187230.169.9189035.464.6
189172.028.0189137.462.6190040.060.0
191178.121.9191144.255.8191045.554.5
192179.820.7192146.453.6192051.448.6

——摘编自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现代英法美三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同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 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