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6
经济发展助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及影响,设计了下图

(1)试从①②中任选一个历史时期,概括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政治运动的影响,并结合材料一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论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封锁,我国开始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编制,是中共中央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历时四年、五易其稿而成。1952年物,中央成立领导小组主持编制工作,年底,中共中央提出具体指示,1952年8月,周恩来等赴苏联商谈具体援助方案,得到斯大林和苏联人民的大力支持,1955年,《五年计别纲要》经过全国人大批准,颁布实施。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2)据材料二,归纳从我国“一五”计划制定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高铁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4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种成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C919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方面,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摘编自人教社《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年8月出版

(3)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2024·山东潍坊·模拟预测
知识点: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衣食住行的变迁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其间,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完成三大改造),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技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高铁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4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方面,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国家综合因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年8月第1版

(1)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就其中一个方面的成就任意举出1例。
(2)根据材料一,说明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4)建国70年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其间,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完成三大改造),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材料二: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高铁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4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方面,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年8月第1版


(1)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列举出任意一个方面的成就1例。并根据材料一,说明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建国70年来,我国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其间,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完成三大改造),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中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高铁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4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方面,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年8月第1版


(1)根据材料一,举出一例证明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说明此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总结建国70年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