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3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导。”张老师以“理论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阅读材料,分别简述两则材料所涉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其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1930年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一国两制”除了资本主义,还有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主体是很大的主体,社会主义是在十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我们相信,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1984年邓小平讲话


(2)观察下列书影图片,回答两部著作中所阐述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分别举出一例在其指导下的具体实践。

(3)根据下面时间轴,以“讲述理论创新·谱写时代华章”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宣讲稿,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关系的理解。

2024·山西吕梁·三模
知识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一国两制”的构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从山区到农村、到国际大都市,再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地谱写历史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而且,随着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钩,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摘自中广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材料三   香港地区生产总值表

时间

生产总值(百万美元)

与上年相比增长

1978年

18315

16.5%

1979年

22526

23%

1997年

177353

11%

2013年

273659

4.2%

——摘编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年度地区生产总值》

材料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国际舞台的中心,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声音愈来愈受到重视……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黄浩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史实。该根据地的创建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在哪个村实行,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该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实行的政策、方针的角度指出香港经济变化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国能够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因素有哪些?
伟人毛泽东

每当一个时代转折的初期,毛泽东提出一套理论、方针和办法,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敌强我弱,我有灭亡的危险。但敌尚有其他缺点,我尚有其他优点。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所以我能最后胜利,避免灭亡,敌则将最后失败,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溃。

——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提出这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四: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研读以上材料,请将这些材料按时序排列。

(2)材料四反映了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下列哪一个体现了这一理论?请说明理由。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反分裂国家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论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社会存在支配主观意识。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惟庚子(1900)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加之八国联军之破北京……则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予辈所属的政治派别。据材料甲,概况庚子前后人们对“予辈”的态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

实践过程引导理论形成。   

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夺的半殖民地……六,也就会明白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摘编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乙


(2)据材料乙,归纳完成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需具备的要素。结合材料乙与所学知识,指出得出这一认识的根本原因。

历史探索发现科学规律。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从一切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摘编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丙


(3)据材料丙,概况影响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要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同年党和国家在工作中心和决策上进行的重大调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