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
“等级”是指按某一标准区分定下的高下级别,“阶级”意为由于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重新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在会议中,第三等级要求增强自身权利,主张三个等级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国王表面让步,背地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消息传开,属于第三等级的巴黎民众举行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17年,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度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摘编自《苏联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选官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材料二中路易十六重新召开三级会议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巴黎民众举行武装起义的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从阶级与社会的角度,分别阐述材料三所涉事件对于促进本国历史发展的贡献。
2024·山西吕梁·三模
知识点: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土地改革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平等、公正、民主、法治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水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封建社会下的公正】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必然会出现等级的升降,甚至贵贱间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像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找出:“科举选官制度”是怎样体现“平等、公正”的?
【资本主义政权中的民主】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条分界线。

材料三:18、19世纪的革命者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试图通过建立一个能够代表民众利益和需求的政府来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法国革命者废除了君主政体,重新构建了社会秩序……19世纪初,拿破仑·波拿巴将法国置于军事统治之下,使革命理念得以在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播开来。

——《简明新全球史》


(3)材料三中“法国革命者”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什么事件“废除了君主政体”,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
【社会主义过渡中的法治】

材料四: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哪次会议通过了上述法律文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5)综合以上材料和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很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   科举制度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的表现。也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的影响是广泛的。对外而言,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和发展。美国汉学家卜德在《中国思想西入考》一书中认为科举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时期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选官的主要依据。
(2)材料二中所讲的“选官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何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三:……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摘自罗斯福总统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材料四:他让俄罗斯成为一个比以前更为自由的国家;他通过发挥非常决定性的作用结束了冷战,提供了在更为和平与更为公正基础上处理国际关系的机会。

——阿奇·布朗《戈尔巴乔夫80岁:对他成就的评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是哪一时期创立的?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材料二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当时中国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当年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内容是什么?
(3)针对材料三所述现象,罗斯福使美国获得“新生和繁荣”的措施是什么?其中解决“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所说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戈尔巴乔夫与冷战的结束有什么关系?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们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