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
阅读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大事件,回答问题。

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大事件

时期概况
中国近代
1840年-1949年)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____》,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然而列强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1978年)
③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改革开放后
1978年至今)
⑩截至2019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1世纪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整理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魏宏运著《中国现代史》

(1)根据“大事记”中①③④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将上表空白处补充完整。
(2)根据“大事记”中②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正当要求被拒绝”的原因。
(3)根据“大事记”中⑨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的理由。
(4)根据“大事记”中⑩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综上所述,谈谈中国从近代屈辱外交到大国特色外交的启示。
2024九年级下·贵州贵阳·专题练习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巴黎和会的召开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工作逐步展开。在国际社会的关系体系中赢得了应有的一席之地,为以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大、更积极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承认旧中国的任何外交关系,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凡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国政府愿意在平等、互利及在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对外关系从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作为根本目标。

   ——摘自唐培吉《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成就:(一)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二)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四)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材料四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青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自统骗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P88


(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外交的特点。并用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史实予以说明(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5年—1970年中国在联合国获得支持率呈现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的看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1978年至2017年,我国就业人员从40152万人增加到77640万人,年均增加228倍。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2017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38.6平方米。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部分)

材料三:新中国外交成就一览表(部分)

时期时间外交成就
奠基时期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开拓时期1971A
1972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
1979中美建交
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截至2019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这制度是通过哪次会议确立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三中表2“A”处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总结20世纪90年代新时期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原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从而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写出引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在外交上取得的胜利?

材料三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

——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

材料四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布局。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