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4
丝绸之路

材料一

A《穆天子传》出土于战国墓,记载了约3000年前周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的故事。
B新疆阿尔泰巴泽雷克慕出土的丝织品(约公元前5世纪)。
C东罗马(4世纪末一1453年)金币,发现于西安何家村唐代陶罐。
D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秦始皇兵马俑馆前的一处窑砖瓦址时,发现了百余具骨骸,DNA检测显示,在提取的15个骨骸样本中,有一个属于比较典型的“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

材料二   在中国汉朝时期,以丝绸贸易为媒介和主要动力,开通了世界上最长的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留下一连串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材料三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1)关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学界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了丝绸之路。若你支持该观点,你会选择材料一中哪三个史料作证据,并说明选择这些史料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用史实说明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发展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024·江苏徐州·二模
知识点:陆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史料①:《穆天子传》

史料②:秦始皇兵马俑的砖瓦窑址

史料③: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
说明史料①:《穆天子传》,出土于战国墓,记载了约三千年前周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的故事,并有周穆王送给西王母“锦组百纯(匹)”的记录史料②: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兵马俑的砖瓦窑址,发现了百余具骨骸。DNA检测显示,在提取的15个骨骸样本中,有一个属于比较典型的“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史料③:俄国阿尔泰地区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约公元前5世纪)

材料二:在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做了题为“汉代之前的丝绸之路”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汉代张骞通西域,并非丝绸之路的开始,而是开启了古代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即由零星地、断续地、小规模地民间交流转变为大规模地、持续地、官民结合的交流。”

材料三:汉代丝绸之路在西汉时期迎来了第一个繁盛时期,这首先要归功于汉王朝积极的对外政策,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带来了有关中亚和西方的交通、地理、军事等各种信息。随后汉朝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和在西域屯田,为其后的丝路贸易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摘编自水丽淑《西汉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的原因及启示》

材料四:随着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史学界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下表所示。

人物观点内容
学者1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途径路线,可分为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学者2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汉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人、鲜卑人等。除了以经商为主的商人,参与丝绸之路商品流通的还有僧侣,他们绝大多数并不以获利为目标,而是以宗教传播为己任。
学者3三条丝绸之路本身就是由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当然也与人文地理环境有关。海上丝路取代陆路,也正是这种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
请回答:
(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史料一般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请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史料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说出史料①的史料价值。
(2)请依据材料二,结合材料一中史料举出一例印证“汉代张骞通西域,并非丝绸之路的开始”的结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丝绸之路在西汉迎来第一个繁盛期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分别概括三位学者的观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