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5
“我”与祖国共奋进。
【农民翻身做主人】

材料一

(1)将图片反映的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写序号)任选其一,说明照片反映的事件,概述事件的背景、影响。
【工人忘我采石油】

材料二   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国内消耗的石油基本上依靠进口。1959年王进喜参加北京群英会时,看到北京街头的公共汽车上背着的巨大煤气包,被深深刺痛。他下定决心,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

1960年初,4万多名转业官兵、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挺进松嫩平原,打响了战天斗地的石油大会战。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

一些外国专家断言,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不了地下储层复杂的油田。一群平均年龄仅为二十几岁的科研小将偏不信邪。他们经过2000万次对比,弄清楚了大庆油田4大系统、48个小层的非均质面貌。“迎面刮风沙,遍地冰雪滑;北上闹会战,艰苦算个啥?”大庆石油人仅用3年时间,就探明了面积达86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油田,建成年产原油500万吨的生产能力;累计生产原油1166.2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51.3%,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实现了我国石油的基本自给。1963年底,大庆油田进入全面开发建设。

依靠不断创新,油田从1976到2002年实现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现在,大庆油田油气产量仍然保持在年产4000万吨以上的世界级水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背着煤气包的公交车
(2)1960年前后,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哪些严重错误?可是,那时中国仍然诞生了很多的“铁人”。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背景、精神内涵、意义三方面,说明后人对“铁人精神”的理解。
23-24八年级下·北京西城·期中
知识点: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我”与祖国共奋进。
【“我”当人民代表】

材料一   194989日至14日,北平各界代表会议召开,全市25个界别的各界代表共332人出席会议。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在会后描述了自己的感受:

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皮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费孝通文集》第6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上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你怎样理解“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我”为祖国采石油】

材料二   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国内消耗的石油基本上依靠进口。王进喜参加北京群英会时,看到公共汽车上背着的煤气包,被深深刺痛。他下定决心,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送钻机用水,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钻。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到1963年底,我国石油基本实现自给,中国一举甩掉了“贫油”帽子。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说你对“铁人”精神内涵的理解。
【“我”是高考文科状元】

材料三

刘学红的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准考证

当刘学红从广播里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时,到北京密云插队已经一年半了。1977年,她摘取了恢复高考后的北京市首个文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她的高考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获得99分,作为全国三篇范文之一,被《人民日报》选登。

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约有570多万知识青年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其中27.3万人被录取(包括1978年第一季度增招的新生6.2万多人)。高考制度的恢复,为被“文化大革命”耽误的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提供了通过考试、靠自己努力和公平竞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社会上和青年中重新出现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大批人才开始得到有计划的培养。

(3)依据材料三,指出高考给刘学红带来的变化。分析高考制度的恢复所产生的影响。
【我的“中国梦”】
(4)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中国经济建设经历曲折、成就斐然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承担起了建设和管理国家的重任。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经济战线上取得了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恢复国民经济的重大胜利。据统计,1952与1949年相比,我国工农业总值增长77.5%,年均增长21.1%,工农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的产量均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尽管如此,当时的国民经济依然十分落后,尤其是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26.6%,而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35.5%。我国的工业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国,甚至连印度都不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实施》,《中国产经》杂志2018年第3期


(1)依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背景。

材料二          



新中国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补全下面的表格。
发展阶段发展状况                         主要原因
1952—1953平稳增长土地改革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3—1957稳定增长
1957—195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短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1959—196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材料三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成就(部分)



(3)请用材料中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填写序号,3分,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成绩显著:                 
交通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材料四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时代楷模”人物卡片     

姓名:王进喜
主要事迹:率领钻井队开发大庆油田,顽强拼搏,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
荣誉称号:“铁人”。
姓名:焦裕禄
主要事迹:为摸清灾情,改变兰考面貌,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调查研究,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后,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荣誉称号:“党的好干部”。
姓名:雷锋
主要事迹: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
荣誉称号:“解放军好战士”。

(4)结合材料四,概括“时代楷模”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中国经济建设经历曲折、成就斐然。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承担起了建设和管理国家的重任。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经济战线上取得了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恢复国民经济的重大胜利。据统计,19521949年相比,我国工农业总值增长77.5%,年均增长21.1%,工农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的产量均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尽管如此,当时的国民经济依然十分落后,尤其是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26.6%,而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35.5%。我国的工业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国,甚至连印度都不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实施》,《中国产经》杂志2018年第3


(1)依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背景。

材料二   新中国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补全下面的表格。
发展阶段发展状况主要原因
1952—1953年平稳增长土地改革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3—1957年稳定增长
1957—1959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短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1959—1965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材料三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成就(部分)

①建成武汉、包头两大内地钢铁基地及大庆油田、大港油田和胜利油田。
②到1965年,我国国内需要的石油已实现全部自给。
③修建了包兰、兰新、兰青等铁路。
19561966年,共有183名运动员打破和超过97项记录。
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5年,我国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请用材料三中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只填写序号,该小题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A.科学技术的发展成绩显著________
B.交通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________
C.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________

材料四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时代楷模”人物卡片

姓名:王进喜
主要事迹:率领钻井队开发大庆油田,顽强拼搏,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
荣誉称号:“铁人”。
姓名:焦裕禄
主要事迹:为摸清灾情,改变兰考面貌,亲自带队到灾区开展调查研究,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后,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荣誉称号:“党的好干部”。
姓名:雷锋
主要事迹: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
荣誉称号:“解放军好战士”。

(4)结合材料四,概括“时代楷模”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