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歌谣一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要硬,野菜充饥忠越竖。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歌谣二
手拉著乎,扇并着肩。
为了和平,保国保家园。
跨过大河,翻过高山。
我们不怕困难和艰险。
态愿上前线,和朝鲜人民军一起作战。
中朝人民心违心,中朝友谊万万年。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1)根据材料一中两首歌曲的歌词,分别写出他们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选择其中一首歌谣简述其所体现的“中国精神”。
(2)结合时代背景,分别对材料二中的两幅油画进行简要解读。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有哪些宝贵经验需要我们传承好、发扬好?
2024·江苏常州·二模
知识点:长征胜利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有企业的改革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艰苦创业。阅读 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7月中共一大时,党员50余人;1922年7月二大时,党员195人;1923年6月三大时,党员432人。

——王他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料汇编》

材料二 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材料三   目录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公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9课   对外开放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附录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下)

——摘自八下部编版历史教材目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21年到1924年中共党员人数有何变化?出席中共一大的湖南代表是谁?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点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综上,分析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跳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探究一】红船上扬帆

材料一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勇立社会历史发展的潮头,在南湖红船上宣告成立,从此使中国革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红船”上确立的革命初心。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探究二】血泊中奋起
(2)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什么?结合下图,回答中国共产党在A、B点是如何“继续战斗”的。
(3)当面临外族的入侵和军事威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反击侵略者,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请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发动的重大战役一例。
【探究三】苦难中创新

材料三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直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编自《从百年党史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4)根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思想理论成果。
(5)通过这一主题的探究学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毛泽东曾多次引用此句感叹中国共产党创业之艰辛。于红船启航,历千山万水,唯有英雄多壮志;立天安门城楼宣告,筚路蓝缕,敢叫日月换新天。百年中共,百年风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7月中共一大时,党员50余人;1922年7月二大时,党员195人;1923年6月三大时,党员432人。此后至1924年5月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召开,即国民党改组前后一年时间,党员基本上没有增加,一些地方还明显减少。

——王健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料汇编》

材料二   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材料三

——摘编自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材料四   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4万名,党的基层组织468.1万个,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党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40岁以下党员超过总数13,队伍年龄结构有所改善。党员队伍文化程度继续提高,大专以上学历党员超过半数,达4661.5万名。

——据2020年7月1日《人民日报》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21到1924年中共党员人数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三大之后人数变化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3)从材料三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说明新时期以来中共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要求:可围绕成就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说明,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4)综合以上,分析中国共产党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政党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