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易0.85 引用2 组卷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在亚非拉、大洋洲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摘编自《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材料二   虽然美国国会最终没有批准《凡尔赛和约》,并拒绝加入国联,但这并不代表美国放弃对世界霸权的争夺,在随后的会议上,美国借助其逐渐上升的实力,巩固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存在,实现了美国构建远东太平洋地区新秩序的意图。

——摘编自陈晨《霸权的迷思:浅析美国霸权的困境》

材料三

①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②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③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④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整理

材料四   冷战的结束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国际主要力量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设想来确立新的国际秩序。因此,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将不可避免的充满矛盾和斗争。不管怎样,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

——摘编自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体系的视阈》

(1)指出材料一图中迪亚士船队航行的路线序号。并简述西、葡等国的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加强世界各地联系的重大发明。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原因及“随后的会议”召开对世界的影响。选取材料三任意一个事件(用序号表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和与之相应的对峙事件。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冷战后致力于建设合理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国际组织。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全球治理模式演变的认识。
2024·陕西商洛·二模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杜鲁门主义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新航路开辟后的近四个世纪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历史现象,举其要者:西欧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西欧各国先后发生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两次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兴起的民族独立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过渡以及帝国主义的形成,等等。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大国实力均衡为代表的、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摘编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材料二   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反映了战后的力量对比,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但是冷战的结束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国际主要力量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设想来确立新的国际秩序……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

——摘编自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形成的条件,并指出西欧殖民国家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促成一战后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该国际秩序建立的影响。
②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促成二战后国际秩序建立(两极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该国际秩序建立的影响。
(3)指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
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马克思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最终,“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材料一:14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欧洲萌芽,15-16世纪,欧洲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和地理大发现活动。从17世纪起,英法美等国先后通过革命或改革等方式,颁布法律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使国家主权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手中,资产阶级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成为新社会的统治阶级。这一政治模式否定了君主专制,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发展。

——臧荣主编《历史必修1》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美、德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反映了战后的力量对比,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但是,冷战的结束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国际主要力量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设想来确立新的国际秩序。因此,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将不可避免的充满矛盾和斗争。不管怎样,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

——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四: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摘自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资本主义”首先在哪一个国家萌芽?美国颁布了什么法律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2)材料二中的“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什么事件标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材料三“冷战的结束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中的“战胜国”和“战败国”分别指什么?推动“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什么?
(4)材料四的内容应该出自于哪一部文献?
(5)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欧美关系的变化,不仅影响各自的发展,也对世界也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美国国会最终没有批准《凡尔赛条约》,并拒绝加入国联,但这并不代表美国放弃对世界霸权的争夺,在随后的会议上,美国借助其逐渐上升的实力,巩固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存在,实现了美国构建远东太平洋地区新秩序的意图。

——摘编自陈晨《霸权的迷思:浅析美国霸权的困境》

材料二   二战后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关系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从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西欧和美国建立了特殊的经济关系,这是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和西欧对美国的依附关系;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西欧从反对美国的控制、争取独立自主进而发展到与美国竞争的关系。

——张幼香《二战后欧美经济关系的演变》

材料三   对欧美国家而言,建构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基础的“价值观共同体”是符合其共同利益的。但也面临多重挑战,这是因为,欧美国家实际上所做的是通过“普适性”的价值来获取“排他性”的权力,延续自己在全球化时代的“领导地位”,这不符合历史潮流。

——摘编自田德文《解析欧美关系的道义基础》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随后的会议”是哪次会议?
(2)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关系的演变。结合所学,分析它们关系演变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欧美国家共同的利益是什么?结合当今政治格局的趋势说说,为什么欧美国家的做法不符合历史潮流?
(4)综合上述材料,面对当今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建立,中国应贡献怎样的智慧?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