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5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该水利工程)的“三级”自动分水、自动防洪机制,通过这三次的调节,使得成都平原既能得到有效的灌溉,又不会因为水量过多发生洪涝灾害。李冰等人对自然力的巧妙运用、对各个部分及河道的巧妙设计使得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
——路畅《古代工程的范畴研究》

材料二

“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1980年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

材料三   2021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选自《广西日报》

(1)材料一中图片和文字信息共同反映的是水利工程是          。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水利工程的功能。
(2)材料二中,该时期实施的农村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政策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4)请你为广西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024·广西南宁·二模
知识点:都江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次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由私到公的转变】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 年到 1955 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2)材料二反映当时农村开展了什么运动?此项运动基本完成后,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三   1980年1月,在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的农业工作会议上,万里指出:“分田单干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群众已经认可了。到底建立哪种责任制合适?主要看增产是否显著,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安徽的经验很快得到中央的肯定,并逐渐在全国农村推广。农村改革历程的开启,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新的民本思想。

——摘编自孙明杰《万里农村改革中的民本思想》


(3)材料三中“安徽的经验”指新时期农村推行的哪一制度?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制度在全国得以推广的原因。

【乡村发展的未来】

材料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广西考察。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园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2021年4月27日新华网报道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请你为广西乡村振兴提出一点宝贵的建议。
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从1950年夏到1953年春,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7亿亩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缎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1980年1月,在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的农业工作会议上,万里指出:“分田单干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群众已经认可了。到底建立哪种责任制合适?主要看增产是否显著,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安徽的经验很快得到中央的肯定,并逐渐在全国农村推广。农村改革历程的开启,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新的民本思想。

——摘编自孙明杰《万里农村改革中的民本思想》

材料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2021年4月27日新华网报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这次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当时农村开展了什么运动?此项运动基本完成后,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的“安徽的经验”指新时期农村推行的哪一制度?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制度在全国得以推广的原因。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请你为广西乡村振兴提出一点宝贵的建议。

材料一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漫漫长路,终于完成了什么革命任务”?
(2)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图2反映的活动中,中国共产党有着怎样的创新举措?

材料二   新华社南宁427日电427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广西考察。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他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们依据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要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

——选自《四川日报》


(3)“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什么地方的农民事先大胆探索。用智慧和汗水过上了他们的好日子?农村改革的成功,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是什么?习主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请你为乡村振兴提出一点宝贵的建议。
(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请简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5)以史为鉴、学史明理。通过上述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