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为满足新增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清朝农业开发的范围和幅度大大超越以往任何朝代,山林湖泊悉数被垦辟为农地。多熟制也成为农业生产的首选,南方的双季稻及北方的两年三熟制逐渐成为常态,番薯和玉米等高产耐旱作物的引入也进一步提升了的供应能力,晚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增加至3386亿斤。在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传统的农业单一经营方式已有明显突破。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棉、麻、桑、茶树、甘蔗、蔬菜、果木、花卉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李小云《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等

(1)材料一图 A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其作者是_________,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图B劳动工具的名称是_________,它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宋朝时,___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西欧中世纪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的称为“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举措。指出清朝前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
2024·陕西汉中·二模
知识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盛世经济的繁荣明清经济的发展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为满足新增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清朝农业开发的范围和幅度大大超越以往任何朝代,山林湖泊悉数被垦辟为农地。多熟制也成为农业生产的首选,南方的双季稻及北方的两年三熟制逐渐成为常态,番薯和玉米等高产耐旱作物的引入也进一步提升了“地”的供应能力,晚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增加至3386亿斤。

——摘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材料三:1932年,……饥荒就在眼前了,它的阴影笼罩着美国莽莽大平原。……农产品价格从没这样低过。1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价格不到25美分,1蒲式耳玉米7美分……200个一箱的苹果,假设它们都是毫无瑕疵的,40美分。

——摘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四:20世纪30年代,为了构建一个长久的强国,希特勒急于得到资源。问题是,德国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其进入大西洋与美国、非洲和亚洲开展贸易,因此希特勒将目光投向了丝绸之路的东方。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他做出了一个以数百万士兵的生命为代价的决定……。

——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促使美洲作物传播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洲作物对清朝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2年美国出现“饥荒”的历史背景。当时美国政府是如何走出这一困局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特勒做出的“以数百万士兵的生命为代价的决定”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的理解并用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661年(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面积为549万顷;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就突破了明代最高耕地统计数字,达到851万顷;到1725年(雍正三年)达到890万顷。经济作物方面,棉花的种植更加盛行,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省都是著名的产棉区,东北也成为重要的棉花产地;甘蔗的种植在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也十分普遍;烟叶的种植也已推广到全国各地。清朝初期兴修水利,康熙时“淮黄故道,次第修复,而漕运大通。”

(1)材料一图A中①处是距今约7000年的______(地点)遗址,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______(历史人物)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其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图B所示是______(朝代)前期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乡村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外国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对清朝社会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当今我国农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