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所谓的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往变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欧洲人通过殖民征服改变、甚至毁灭了新大陆的文化,并且将自己的文化或宗教传统看做是文明世界的唯一标准输入到新界。与此同时,跨大西洋的经济体系发展起来,新的富裕商业阶级在欧洲大西洋沿岸成长起来。欧洲由于引进新世界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并且开始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

图 A 哥伦布

——摘编自 R。R。帕尔默、乔科尔顿等《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激起类似同心圆的波浪效应,在大西洋两岸一波接一波地向大陆纵深推进,在欧洲大陆是从比利时、法国等国展开,在北美大陆是从东北部逐渐向西部、南部扩展。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材料三

二次大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1)指出图A人物为实现“新旧世界交往”所作的贡献。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交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旧世界交往”产生的意义。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
①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图B 中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依据材料二,描述工业革命扩展的空间范围。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②图 C 反映了德国分裂,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列举美国“拯救”西欧的史实。
(3)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哪一趋势发展?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大西洋地区格局变化的认识。
2024·陕西宝鸡·二模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杜鲁门主义“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的世界市场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全球化进入实质形成阶段的重要标志。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近年来,一些问题的存在使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百度百科

(1)据材料一,全球化进入实质形成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全球化进入高速发展的原因。如何理解“近年来,一些问题的存在使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一观点。

材料二

图A

①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②重新划定德国疆界。③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④限制德国军备。⑤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德国殖民地问题与世界大战间的英德关系》

                      

材料三

                                   

二战后,由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友转变战后的对手,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对抗。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时提到:我相信,我们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和财政的支持,这对于经济安定和有秩序的政治进程来说,是必要的。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

此时,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的确需要美国。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回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这时的西欧亟需美国为它“壮胆。”

——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图D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请写出图A会议的性质。图A图B两次会议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图B会议的影响。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为什么说图C现象是冷战的产物。结合所学,指出“经济和财政”支持指什么?结合所学,说明“欧洲的确需要美国”的理由。

材料四   当前,世界局势趋于缓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演变。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大国,应该导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指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面对复杂变幻的国际政治经济新形势,你认为中国应该怎么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托勒密《地理学指南》

哥伦布远航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欧洲,欧洲人从中看到了新商机和新希望。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自哥伦布之后,欧洲人开始了殖民征服活动,世界贸易的中心发生转移,东西半球联系到一起,地球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图A地图反映了15世纪哪一学说逐渐的流行?材料一中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什么?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远航”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二

            图B 西班牙“无敌舰队”

欧洲奴隶贩子把枪支、铁器等商品运到非洲换取黑奴,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掉,又将美洲生产的原棉、烟草等商品运抵欧洲,形成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大西洋三角贸易。英国是大西洋贸易的主角,巨额的财富和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摘编自岳麓版高中教材《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图C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模型)

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先后完成,资产阶级急需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而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工业力量在世界各地大肆侵略扩张并建立殖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摘编自王生《浅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图B舰队主要从事哪些活动?依据材料二,概括“三角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贸易的影响。
②图C机器的广泛应用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认识。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世界发展的引领者”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
【欧洲的世纪】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美国的世纪】

材料二 二次大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 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共生的世纪】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四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拯救”西欧的?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的“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4)有人依据材料四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