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
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进步之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造纸工艺流程图(部分)

2泥活字版

(1)中国古代有很多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科技成就。写出图1造纸术的改进者和图2科技的发明者。

材料二   

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

——摘自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科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方式并分析原因。

材料三   整体而言,计划经济时期的技术引进,以自主研发为主体、以快速实现技术追赶并建立完整工业体系为目标。中国在这一时期所选择的是一条植根于独立自主的技术进步路线,在一些高精尖技术领域进行了艰难的研发和攻关。

——摘编自王丹莉《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史检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0世纪六七十年中国在“高精尖技术领域”的一例非凡成就。

材料四   随着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美国开始了对华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随着我国科技强国的加快建设,美国正不断调整对华科技政策。中美科技的竞争仍在继续,智慧应对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摘编自陈淑梅《中美科技竞争的态势与前景》

(4)根据材料四、中国如何应对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
2024九年级下·湖南·专题练习
知识点: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两弹一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摘自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

材料二

晚清科学传播模式

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

——摘自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

“新经济”,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   随着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美国开始了对华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随着我国科技强国的加快建设,美国正不断调整对华科技政策。中美科技的竞争仍在继续,智慧应对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摘编自陈淑梅《中美科技竞争的态势与前景》

材料五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摘编自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材料一中的指南针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科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方式。
(3)依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谈谈中国如何应对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
(5)根据材料五,概括回答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