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4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业结构表(单位:%)

1870年

1890年

1910年

1930年

第一产业

49.1

40.0

35.1

27.3

第二产业

29.1

35.7

37.9

40.6

第三产业

21.8

24.3

27.0

32.1

材料二   统一后的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经济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德国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7.5%,国民素质得以提高,同时,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德国很快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的科技创新光芒,让世界瞩目。

——摘编自《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

材料三   一战爆发前,英德两国利用科技建造巨型铁甲战舰,军备竞赛日趋火热。战争爆发之后,各种军事发明层出不穷……先进武器无论是掌握在谁的手里,都必然形成一种“开战即胜利”的暗示。

——摘编自余忠剑《科学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70—1930年,德国就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并举一例德国当时“让世界瞩目”的科技创新。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24·河南南阳·二模
知识点:德国的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城市化和维多利亚时代一战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

有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是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之后众多科学研究学会得以建立。18世纪中期,英国每年批准专利不到300项,19世纪中期上升到4500项左右。这些专利被迅速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推动了众多行业的进步。这一时期,英国大学实行教育内容改革,把科学技术引入大学教育。

——摘编自常娜《英国应对近代大变局的经验和启示》

(1)材料一图中英国煤矿使用的蒸汽机得益于谁的改进?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近代英国科技创新管理的特点。

材料二:

   

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

美国科技体制的产生,始于北美独立战争前后。到1860年」

组织大型考察队成为早期政府组织科学活动的主要形式。真正使美国科技体制有所变革的是1876年爱迪生创立的第一个工业实验室,它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后来普遍推广的“工厂中心实验室”体制。…在1860-1914年间,全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相继出现,为美国科技体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劳汉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科研体制的演变》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发明成果统计表

时间

发明(现)家

身份

重要成果

1866

西门子

电气工程师

发电机

1876

奥托

工程师

煤气内燃机

1883

戴姆勒

工程师

汽油内燃机

1885

企业家、工程师

早期汽车

1892

狄塞尔

工程师

柴油内燃机

统一后的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经济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德国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7.5%,国民素质得以提高。同时,建立了高等教育。对教育和科研的重视与大量投入很快使德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的科技创新光芒,让世界瞩目。

——摘编自盛朝迅《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有何影响?根据材料二文字,指出美国科技体制的演变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爱迪生的发明创造。
②材料三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发明家是谁?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分析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的科技创新光芒让“世界瞩目”的主要原因。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其标志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国家的科技创新,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

有效的科技创新菅理是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之后众多科学研究学会得以建立.18世纪中期,英国每年批准专利不到300项,19世纪中期上升到4500项左右。这些专利被迅速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推动了众多行业的进步。这一时期,英国大学实行教育内容改革,把科学技术引入大学教育。

——摘编自常娜《英国应对近代大变局的经验和启示》


(1)图A所示英国煤矿使用的蒸汽机得益于谁的改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蒸汽机广泛使用后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科技创新管理的特点。

材料二



图B   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

美国科技体制的产生,始于北美独立战争前后。到1860年,组织大型考察队成为早期政府组织科学活动的主要形式。真正使美国科技体制有所变革的是1876年爱迪生创立的第一个工业实验室,它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后来普遍推广的“工厂中心实验室”体制。……1860—1914年,全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相继出现,为美国科技体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劳汉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科研体制的演变》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发明成果统计表

时间发明家身份重要成果
1866年西门子电气工程师发电机
1876年奥托工程师煤气内燃机
1883年戴姆勒工程师汽油内燃机
1885年C企业家、工程师早期汽车
1892年狄塞尔工程师柴油内燃机

大量投入很快使德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统一后的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经济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德国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7.5%,国民素质得以提高。同时,德国建立了高等教育。对教育和科研的重视……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的科技创新光芒,让世界瞩目。

——摘编自盛朝讯等《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经验与启示》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图B所示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有何影响?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科技体制的演变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爱迪生的发明创造。
②材料三表格中C处应填写的发明家是谁?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依据材料三,分析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的科技创新光芒让“世界瞩目”的主要原因。
(3)举两例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欧美工业化国家发生社会巨变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国家的科技创新,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里格利、斯科菲尔德推算的英国人口数量(1541——1871年)

在1700年,英国1个农业劳动力只能养活1.7个人,那么在1800年则能养活2.5个人,即增加了47%。同时,工业革命中科技的发展使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成为可能,大批量粮食和肉类的进口成为现实。……工厂化生产的兴起,运河、公路和铁路等大型公共建设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缓解了农业革命造成的剩余劳动力。

——摘编自陈桂凝《试论工业化时期英国的人口增长》

材料二   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内战,踢开了奴隶制这个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从此美国进入了全面崛起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1861年至 1914年)的美国,还出现了科学技术革命的高潮,这股科技革命浪潮使世界科技中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科技促进了经济发展,到1894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图B   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

材料三   统一后的德国紧紧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经济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德国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发展,19世纪6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7.5%,国民素质空前提高。同时,高等教育也迅速建立起来。对教育和科研的重视与大量投入很快使德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这段时间,德国耀眼的科技创新光芒,让全世界为之瞩目。

——摘编自盛朝迅《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

时间

发明(现)家

身份

重要成果

1866年

西门子

电气工程师

发电机

1876年

奥托

工程师

煤气内燃机

1883年

戴姆勒

工程师

汽油内燃机

1885年

C

企业家、工程师

早期汽车

1892年

狄塞尔

工程师

柴油内燃机


(1)依据图A,指出1541—1871年英国人口变化的情况。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与英国人口变化之间的联系。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图B所示流水线生产汽车有何影响?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爱迪生的发明创造。
②表格中C处应填写的发明家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分析19世纪中后期到20 世纪初,德国耀眼的科技创新光芒让“世界为之瞩目”的主要原因。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其标志是什么?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国家科技创新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