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49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战争影响国际格局,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到20世纪初……德国与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下册》

材料二:随着大萧条的到来,西方经济变得一团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采用“新政”,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企图解决危机。与此同时,苏联的五年计划经济却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独特的经验虽然伴随着严格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它确实使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摘自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相互交流与合作。又相互制约和防范,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对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材料一叙述的是哪一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写出此次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在这场战争后形成的新的世界体系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20世纪30年代美苏在经济方面分别采取的重大举措。
(3)材料三中所提及到的战后“同盟国分裂”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写出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
(4)材料四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依据材料四,写出这一趋势对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学习与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2024·辽宁盘锦·二模
知识点:一战的背景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大萧条的到来,西方经济变得一团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采用“新政”,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企图解决危机。与此同时,苏联的五年计划经济却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独特的经验虽然伴随着严格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它确实使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材料三   国际格局的构成单位是由大国和大国集团组成的“极”。一个国家要成为一极,必须在国家权力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人口和领土的规模、资源配置、经济能力、军事力量、科学技术竞争力等方面拥有绝对的实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苏在经济方面分别有什么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对苏联采取敌对策略的原因及在资本和军事上采取敌对策略的表现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据材料回答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大萧条的到来,西方经济变得一团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采用“新政”,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企图解决危机。与此同时,苏联的五年计划经济却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独特的经验虽然伴随着严格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它确实使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

——1942年1月1日签字于华盛顿。

材料三   西班牙《起义报》日前指出,“北约永不满足的目标,是所有这些冲突的根源和癌细胞”。冷战结束三十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美国第一”“西方至上”为利益导向,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掀起冲突和战争的波澜,让动荡与不安始终困扰着国际社会。

——2022年04月26日人民网国际频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苏在经济方面分别有什么重大举措?此举措对二战产生什么影响?
(2)二战中美苏为什么能友好合作?合作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而今俄乌冲突不止,其正是美国力推北约东扩的产物。回顾历史,美国为什么要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为对抗北约,苏联等组建了什么组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6月28日,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被刺是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这场战争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是哪一历史事件?在这场战争后形成的新的世界体系是什么?

材料二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摘自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2)材料二中的“雅尔塔会议”是在哪次战争期间召开的?战后“同盟国分裂”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三   20世纪8090年代,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的世界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认为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历史潮流下,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