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0
历史大变局时期,学校见证着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岳麓书院是千年学府,1852年遭太平军毁损,于1868.年重建,并增设译学、时务、西学图书等课程,培养了曾国藩、谭嗣同、蔡锷等大量近代人才。

                                                       

福州船政学堂设于1866年,重在学西洋机器以成轮船,及其制造驾驶之术耳;……欲选少年颖悟子弟习西洋文学技艺,而后西法可衍于中国。

                                             

时务学堂创办于1897年,在办学宗旨方面,时务学堂以保国、御侮、创新相号召,提倡新学,鼓吹维新,致力于培养学通中西的新型人才。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导致京师大学堂遭到严重破坏,以致被迫停办近两年。

                                                                                                  

2023年10月10日清华大学研制出全球首颗全系统集成的、支持高效率片上学习的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有望促进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发展。
(1)据图1、图4学堂的遭遇,分析晚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困境?
(2)以“晚清救亡图存”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材料中哪所学堂?请说明理由。
(3)请指出图2“福州船政学堂”与图5“清华大学”在技术研究方面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它们不同的原因。
2024·江西萍乡·一模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的经过新式教育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杏坛讲学图》                                                                                                      《汉代讲经图》
(注:杏坛,传为孔子讲学之地)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批评封建旧教育,提倡“师夷之长技”。……洋务教育着重在于培养洋务运动急需的外语人才、军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此,清政府创办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式学堂,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给时人当头棒喝。维新派极力主张开设新学堂,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培养新型人才。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及“政学”方面。

——摘自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三   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增设钢铁、地质、矿冶、水利等12个工业专门学院,以及建成机械、电机、化工、土木等比较齐全的工科专业体系。……1949年,在校大学生中文科类学生共占33.1%;至1953年,即第一次院系调整后,占比为14.9%

——摘自杨东平《中国高等教育的苏联模式——关于1952年的院系调整》


(1)材料一中的两件文物分别反映了春秋、西汉时期教育发展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这两个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主要变化及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在甲午战争前后“师夷”内容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2年我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调整的现实意义。

教育关系着国运的兴衰、民族的未来,一部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振兴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代至1890年代清政府新开设的专门学堂统计表(部分)

1865 年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
1866 年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
1879 年天津电报学堂
1882 年上海电报学堂
1886 年天津武备学堂
1887 年广东水师学堂
1893 年天津军工学堂

﹣﹣整理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它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准备设立天学、地学、道学、政学、文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十科…到1910年已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毕业生分别授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头衔。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蔡元培在191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得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成为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大本营。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民国)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奉命迁于湖南…又奉命迁云南……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增设师范学院……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新式学堂主要注重哪方面人才的培养?这些新式学堂的创办者,属于什么派别?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学堂主要学习什么内容?

(2)材料二中的京师大学堂创办于哪一历史时期?当时有哪些著名的改革家?请列举两个。

(3)材料三中的“新思想”主要是指什么思想?当时,除了北京大学之外,还有哪一份杂志也是“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阵地?

(4)材料四“二十六年”是指公历哪一年?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哪一地区?与前三则材料相比,材料四属于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第几手资料?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史有何特点?(提示:可从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分析)

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算起来,评务派所创办的新式文化事业大约有30个左右,这些学堂大致分为“方言”教育、“武备”教育和科技教育三大类。方言(外国语)学堂知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等;武备学堂如福州船政局等;科学技术学堂如南京铁路学堂等,所有这些学堂虽门类各异,但都以迅速培养洋务人才而设立,且以适应当时的外交和军事需要为己任。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晚清,急剧的社会动荡,外来列强的种种欺凌,战败,割地赔款,增开商埠,中国陷入民族灾难中,显然它是晚清救亡图存的产物。在酝酿筹办期间,广采他国,特别是日本的教育制度,勾勒出近代中国的国家教育蓝图,并以政权力量推行各项教育措施。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开启了中国近代大学之门,其开风气之先,树立了全国学堂之表率。

——陈滔娜、沈洁《京师大学堂开启中国近代大学之路探寻》

材料三   新文化时期,《新青年》深受广大知识分子欢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翻陈腐、艰涩的旧文学,推行新鲜、平易和通俗的新文学……在独秀、鲁迅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当“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讲话


(1)概括材料一中洋务运动开办的新式教育的主要类型。据材料一,分析洋务派创办新式教育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据材料二,分析京师大学堂创办成功对中国教育发展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白话文逐渐普及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你对教育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