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16
中华文明作为地球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明之一,在过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独特的政治制度、经济实力、文化底蕴等方方面面都为中华文明的领先地位提供了持久的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在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共同目的?

材料二:

图1

图 3       福建出土的宋代海船

图2

这是一艘南宋远洋货船,1974年在泉州市后渚港海泥中挖出。船身残长24.2米,米,宽9.15米,分13个隔舱。舱与舱之间用木木板隔开,缝隙处用桐油灰和麻丝腻密,形成成一道不透水的隔壁。海船出土时,舱内遗物非常丰富,有香料、药材、木牌、钢钱、陶瓷器、竹木器等。


(2)以上图文信息反映了中国古代一条商路的开辟、一种农业技术的革新、一座港口城市的繁荣。请写出商路、农具名称。分析图3此船作为考古史料可用来研究南宋经济领域的哪些现象?

材料三:

《论语》书影

《史记》

《李白诗集》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

(3)请任选材料三中的两部典籍,仿照示例为其写一段推介词。
示例:《论语》,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经典作品,记录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言行。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儒家学说在西汉被确立为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四: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进程(部分)

朝代内容
北魏拓跋宏推行汉化改革,鲜卑人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贵族联姻。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360卷经典、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元朝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者中有近70%的人娶汉人为妻。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4)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山东·一模
知识点: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王国问题的解决海外贸易的兴盛(宋)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在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共同目的?

材料二:北魏建国伊始,统治者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了残酷的高压政策。作为汉族人的冯太后,孝文帝在她的教育下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魏书·成阳王禧传》曾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新高潮。

——摘编自左颖《北魏孝文帝民族政策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就和民族政策的措施。

材料三:(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投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司马光(资治通鉴》


(3)材料三中的“上”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四: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部编(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三册》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明初统治者在地方上采取的“大大强化了皇权”的措施。列举一例清朝为有效管辖边疆所采取的措施。

材料五: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


(5)根据材料五指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
某学习小组进行“中华文明之美”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文治武功】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哲思一脉】

材料二   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钱穆《孔子传序言》

【盛世华彩】

材料三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者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崎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摘编自《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经贸繁荣】

材料四   时间转回宋代……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从广州或泉州出发后,经南海海域,将货物运送到菲律宾、占城、波斯湾等地,再由波斯商人把这些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地甚至欧洲。


【巨匠风采】

材料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在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孔子的核心思想和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4)材料四反映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请将上面知识卡片补充完整。
(5)图1、图3两位“巨匠”的代表著作分别是什么?图2“巨匠”的发明对世界有何重大影响?他们身上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帝王非常重视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建隆二年(961年),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两千多年的帝制,朝廷国家的核心利益关切不外乎以下两点:第一、怎样延续王朝统治,这是皇权的安全问题;第二、怎样保持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这是中央集权的问题。在这两个兴亡攸关的问题上,帝制国家一直处在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赵冬梅《法度与人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皇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中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他提出的“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建议为太祖所采纳,请举一例说明。
(4)从材料四中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