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这一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1)材料一中所说“隋唐……这一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请依据材料回答此处这一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西国莫不慕之……将来必至推广,反映了什么现象?

材料二   (唐初,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经过唐太宗一段时间的统治后)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大多数人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2)阅读材料二,说一说唐朝初年社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为此,唐太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举两例。武则天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大多数人却认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形成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   唐朝采用了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李世民在位时,就有多位唐公主宗室之女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3)依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的方式。说说汉藏两族之间友好交往的历史事件?(举一例即可)材料三中反映了唐朝鼎盛时期的社会风貌,这个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个王朝兴盛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23-24七年级下·山东德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贞观之治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唐与吐蕃开元盛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