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班牙造船厂

15世纪末的地球仪

罗盘
图A

在新航路开辟后的近四个世纪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历史现象,举其要者:西欧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西欧各国先后发生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两次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兴起的民族独立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过渡以及帝国主义的形成,等等。在此过程中,原本的多元文明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摘编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革命思想还因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中得到传播……同样具有影响的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亚洲的知识分子已为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所激励。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图 B   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1990年)

材料三: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为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同发达国家进行的地区性和全球性谈判。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组织和发动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揭开了倡导和推动南北对话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适时把工作的重点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促使南北对话进入新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不结盟运动调整了南北对话的策略,把更多注意力转移到加强集体自力更生上。

——摘编自高志平《浅论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倡导和推动南北对话的历程》

                         北约与华约
(1)根据材料一图A,概括新航路开辟的技术条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形成的原因。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概括材料二图B反映的历史现象。根据材料二,归纳殖民体系逐步崩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殖民地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②北约于哪一年成立?根据材料三文字,概括冷战时期南北对话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3)简述联合国的积极作用。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给出你的建议。
23-24九年级下·陕西渭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纳米比亚独立杜鲁门主义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人类共享一个家园,各国同处一个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起来的时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它们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也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背景。之后出现的“新的更大的冲突”指什么事件?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2)依据材料二分析决定大国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革命思想还因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中得到传播……同样具有影响的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亚洲的知识分子已为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所激励。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归纳殖民体系逐步崩溃的两点原因。

材料四:我们要顺应历史大势,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斥,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习近平《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发展的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新航路开辟后的近四个世纪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历史现象,举其要者:西欧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西欧各国先后发生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两次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兴起的民族独立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过渡以及帝国主义的形成,等等。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大国实力均衡为代表的、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摘编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材料二   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反映了战后的力量对比,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但是冷战的结束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国际主要力量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设想来确立新的国际秩序……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

——摘编自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形成的条件,并指出西欧殖民国家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促成一战后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该国际秩序建立的影响。
②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促成二战后国际秩序建立(两极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该国际秩序建立的影响。
(3)指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
人类共享一个家园,各国同处一个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起来的时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它们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也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革命思想还因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中得到传播……同样具有影响的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亚洲的知识分子已为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所激励。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我们要顺应历史大势,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斥,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习近平《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背景。之后出现的“新的更大的冲突”指什么事件?
(2)依据材料二分析决定大国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归纳殖民体系逐步崩溃的两点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发展的重要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