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2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秦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               

材料三

禹城禹王亭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

食天,尽是此公赐予;

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

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四川灌县二王庙对联

石渠南北引湘漓,

分水塘深下作堤。

若是秦人多二纪,

锦帆直是到天涯。

——解缙

材料四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沈约《宋书》卷54

材料五

瓦舍者,谓其来者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吴自牧《梦粱录》

11—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下……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个吴钩《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商君代表哪个阶级利益?其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3)“禹王”主要因为哪一功绩而被后人怀念?对联中的“太守”是谁?“八百里青城沃野”主要得益于什么水利工程?诗中的“石渠”是指什么?
(4)请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与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现象?二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5)“瓦舍”是一种什么场所?写出图中纸币的名称及历史地位。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促使宋朝“大航海时代”来临的技术原因有哪些?
23-24九年级下·山东德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铁犁牛耕的使用商鞅变法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探究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起源】

材料   农业开启了文明的大门,……作为文明古国,农业是中国送给世界的最大礼物。

——摘自韩茂莉《世界农业起源地的地理基础与中国的贡献》


(1)河姆渡与半坡居民是我国原始农耕的两个典型代表,在农作物种植方面,他们“送给世界的最大礼物”分别是什么?据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农业开启了文明的大门”这句话的理解。
【工具革新】

(2)由所学知识回答,使用图1工具的时代称为什么时代?由图2写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水利兴修】

禹城禹王亭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
食天,尽是此公赐予;
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
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四川灌县二王庙对联

石渠南北引湘漓,
分水塘深下作堤。
若是秦人多二纪,
锦帆直是到天涯。

——解缙

(3)“禹王”主要因为哪一功绩而被后人怀念?对联中的“太守”是谁?“八百里青城沃野”现主要得益于什么水利工程?诗中的“石渠”是指什么?
【政策推动】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史记·商君列传》

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

(4)材料反映了“商君”的哪一经济措施?图片反映了秦朝的什么措施?材料反映出西汉初行了什么政策?由此出现了哪一历史局面?
(5)汉武帝时期的哪些措施促进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中国古代经济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徐来军《调笑令》


(1)图中大运河的开通有何积极意义?词中描写的是哪一生产工具?请再举一例唐代发明的先进生产工具。

材料二

瓦舍者,谓其来者瓦合,


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吴自牧《梦粱录》

11—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个吴钩《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2)“瓦舍”是一种什么场所?写出图中纸币的名称及历史地位。
(3)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促使宋朝“大航海时代”来临的技术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1004年宋辽缔结了“A”,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西夏建立后,多次进攻北宋。1044年宋夏议和,宋每年赐给西夏岁币。


(4)写出“A”处事件的名称。宋在与其他民族政权交往的过程中屡屡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与宋朝实行的什么政策有关?

材料四   元朝疆域辽阔,行省避免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5)据材料指出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与元朝相比,宋朝的地方治理有何特点?为此宋朝先后设置了哪些地方官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