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2
某校七(2)班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进行探究,请你结合下列材料与要求,帮助完成。

材料一   在春秋这个乱世里,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和融合。主要参与者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土,也不断地收纳本来不归属于他们的族群,融合为新的族群国家。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


     
图1 春秋初期及春秋后期诸侯国分布对比图

材料二   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的国家治理基本模式。

——摘自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秦始皇汉武帝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和度量衡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材料三   孝文帝(467—499年)在位29年,是北魏改革最为频繁的历史阶段。对他的改革,史学界的评价,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一是赞扬肯定;二是褒贬兼有;三是全盘否定

——摘编自叶言都《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北朝的遗产》等


      
图2 北魏疆域(局部)、陶俑及孝文帝时期姓氏对应列表
(1)观察材料一图1两幅图片,指出春秋前期和后期诸侯国形势的变化,并说说这一变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秦汉时期的政治特征。
(3)根据材料三及图2信息,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三中任一观点加以解读。
23-24七年级上·广东河源·期末
知识点:春秋争霸的评价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

秦始皇宣布自己是一个新的君主政体的“第一个皇帝”,建立由他任命的人来管理地方的制度。他扫荡了战国群雄,使他的后继者们能较容易地重建一个持久的中华帝国。

——摘编自(美)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材料一图中①处是秦朝的都城,指出①地的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建立的“地方管理制度”。简述该制度对秦以后历代王朝的影响。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二: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下推恩令。王国是一再缩小,亦无政治特权,王国、侯国在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同于郡县……他以一个极具智慧的方案将威胁国家统一与稳固的诸侯王势力彻底消解于无形。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下“推恩令”的背景,简述汉武帝下推恩令的作用。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三:实际上,孝文帝选中洛阳作为都城,是因为西边的关中在北魏统治之下,而至于东边,他也无须再经营燕赵,故东西都可放心。他的目的:一是汉化,二是南伐。因为要吸收汉文化,所以作为数百年政治文化中心的汉晋旧都就成为理想的都城。当南北军事力量相等时,洛阳接近南境,就是不利条件;但当北方势力强于南方时,洛阳便于向南扩张的地理位置,又成为孝文帝迁洛的主要依据之一了。

——摘编自周一良《读<邺中记>》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汉化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对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问题的探究,你获得哪些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